河北东光县 一村一坑塘 接通田间灌排“最后一米”

04.09.2014  17:21


  “我家种了8亩棉花、2亩玉米,今年虽然偏旱,但村里有坑塘,棉花浇了一遍水,玉米浇了两三遍水,收成没有问题。”正在地里收棉花的河北省东光县杨卷毛村的杨大爷和记者拉起了家常。

  杨大爷说的坑塘,是指东光县从2012年大力开展建设的“一村一坑塘”工程。东光县地表水贫乏,自然降水量少且分布不均,多集中在7、8月份,不能满足农时需要;地下水不丰富,全县80%的浅层地下水苦咸,无法用于饮水及灌溉;河渠坑塘容量小且连通能力差。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困局,必须对外域水和本地水、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统筹考虑,构建外域水与本地水互通互连、地表水与地下水互补互济的水资源科学配置体系,为此东光县按照“引得来、蓄得住、用得上、管得好”的思路,深入开展引调上游客水、建设水库坑塘及河渠塘连通等一系列工程。2012年东光县对原有村庄小坑塘、区域内关闭废弃的砖瓦厂洼地和自然存在的洼地及湿地等进行扩挖升级改造,积极发展蓄水坑塘。

   “这些坑塘不光能蓄水,还能调节用水。”沧州市防办副主任刘玉红介绍说,“以前没有坑塘的时候,一下雨这地里的水就排不出去,淹的淹,涝的涝;现在有了这些坑塘,多余的雨水都有了‘出路’,水排到坑塘里能蓄起来,旱了就可以用这些水来浇地。”目前,全县447个村已建有坑塘790座,总面积1.6万多亩,其中规模较大、配套设施较为完善、具备蓄水灌溉功能的坑塘398座,面积9860亩。这些坑塘可控制灌溉面积62万亩,覆盖全县80%以上的耕地面积,为东光县粮食丰收立下了汗马功劳。

  除了大力发展坑塘蓄水,东光县还创造性地提出“把水利建设和管理延伸到‘最后一米’”的理念。县水务局副局长张峰对记者说:“从2012年开始连续三年进行‘坑塘—沟渠连通大会战’,就是把村里的坑塘和沟渠全部打通,沟塘渠库连成一张网,实现排灌一体化,让灌水和排水及管理延伸到最后一米。”记者在西王校店村看到的坑塘是2005年该村自发建成的,后由县水务局牵头,整合农业开发土地治理、小农水重点县、河塘治理等项目资金80万元对其进行扩挖改造和配套升级。这个坑塘深8米,蓄水能力可达到60万立方米,保灌面积辐射本村及周边4个村5000多亩耕地,还配套建设了扬水泵站4座、节制闸5个、输水支渠4条长4000米,安装田间配套供电线路5000米、地下低压管道1万米。

  沟渠坑塘连通工程的建设,解决了田间灌排“最后一米”的问题,为东光县今年抗旱保秋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转自中国水利报 2014年9月2日第3533期,第1版、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