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现基因变异:德国变“娘炮” 风车不华丽
“足球是雄性的,他更适合于战斗种族,它驱赶那些娘炮”,这是昨天新华社发出的关于世界杯的“战斗檄文”。谁是娘炮,谁是血性球队,尽管文章没点名,但无疑现在的世界杯赛场上出现了“分化”。事实上,从2006年德国世界杯开始到2010年南非世界杯再到如今的巴西世界杯,足球场上确实存在着“基因突变”的现象,有的号称雄鹰,但自废武功爪子钝了;有的名为战车,但正变成娘炮;有的放弃了华丽,坚持走丑陋的道路。
阿根廷:
雄鹰爪子有点钝
阿根廷国内最大的草原叫潘帕斯草原,那里的上空盘旋着一种雄鹰,喙尖爪利,十分凶猛,所以球迷们将阿根廷队形容为“潘帕斯雄鹰”,这直接说明了球队的强大和进攻的犀利。但在本届巴西世界杯上,球迷们眼中的阿根廷队依然是雄鹰,但这头鹰“捕捉”起猎物来,却显得十分吃力,他们小组赛首战波黑队艰难获胜——好吧,大家说波黑队有黑马本色,那么次战亚洲的伊朗队又是何种局面?90分钟双方打成0比0,而从统计数据看,阿根廷控球超过了70%,射门也比对手多了一倍还有余,应该是1比0的结果吗?
其实,“潘帕斯雄鹰”在上届世界杯时就已经如此喙软爪钝了,不仅继2006年的世界杯再次止步8强,而且还被德国队打了4比0,被全世界看好的梅西却“颗粒无收”,尽管这丝毫不影响到他之后在市场的价值。我们来看看阿根廷迷白岩松当时的感慨,“阿根廷队,并不像是一支球队,而仅仅是十一个人,如同一盘散沙。在场上,无论进攻还是防守,都没有什么明确的战术思路,基本靠单兵作战。到最后,已是攻不进守不住,别说场上的球员,就连球迷都盼着比赛赶紧结束。”
阿根廷队这只雄鹰老了吗?显然不是。雄鹰的“品种”退化了吗?或许是。过去球员之间默契配合如行云流水般地从后场到前场推进,如今很难看到。与伊朗队之战,阿根廷球员个个单打独斗都有绝招,但全队就是无法“致人死地”。显然,全队整体的“鹰爪功”仍不成套。有传言说“队内内讧,自废武功”,现在看来似乎不无道理。
德意志:
“悍马”变了“娘炮”
德国战车,这是全世界球迷对德国队的尊称,尤其是队伍内的那种血性斗志,让这辆战车多少次起死回生。1996年欧洲杯,德国虽然决赛时只有16名球员,但他们顽强地在加时赛里金球绝杀捷克,那是“血性德国”的绝唱!可惜最近几年,德国队失去了传统的血性,在这些大赛的四强中再也看不到德国人的身影。
自从2004年兵败葡萄牙队之后,德国队便改为坚定走“技术足球”之路。这一改革似乎很成功,从2006年世界杯开始,连续4届洲际大赛德国队都进入了半决赛,积极进攻和富有活力的风格为他们赢得了很多球迷。他们踢得越来越漂亮,但关键比赛容易脚软,显得有些“娘炮”。2010年世界杯迎战西班牙队和2012年欧洲杯不敌意大利队的两场半决赛,德国队都是在被外界看好的情况下失利,当年德国队的“铁血意志”几乎看不到,这或许也是走“技术足球”路线带来的弊端。
本届世界杯上,德国尽管以4比0战胜葡萄牙队,但和加纳达成2比2似乎让人再次担心他们关键时刻“缺口气”的毛病。这可以说是10多年来德国足球自行进行基因改造的副作用。南非世界杯半决赛后,西班牙队内流行的一句话说,德国队越害怕,西班牙队就越来劲。德国人在足球场上何曾怕过人?莱因克尔的那句名言德国人似乎已经忘了——“足球比赛就是22个人在场上奔跑,最后德国人获胜的游戏。”对西班牙是实力不济,但德国的战术有些保守,为什么?是胆怯。而败给意大利就几乎是心理问题,因为历史战绩德国人从不处于劣势。
橙衣兵:
风车不再那么华丽
荷兰队的球迷现在很纠结,喜的是队内新老球星云集,悲的是球队被改造得已不是过去那支荷兰了。打西班牙队和澳大利亚虽然都取胜了,还打出5比1击溃卫冕冠军的妙局,但532的这么一个一贯阵型,谁都能看出这是走“防守反击”的功利足球路子。
从德国到南非再到巴西,荷兰队一直走在这种功利足球的道路上,过去那种如“大风车”般的华丽打法已被抛弃。功利足球是近两届世界杯上的流行调调,先防守,有机会反击就反击,没机会反击就死守,这并不是荷兰人的首创。正如前主帅范马尔维克所言,“这是世界杯的比赛,不是游戏,是比赛,赢得比赛比踢漂亮的足球更重要。”
曾几何时,荷兰队全攻全守的华丽足球让人大呼过瘾,但也正因如此,荷兰足球在世界大赛上难以摆脱“苦命王子”的悲剧。但从南非到巴西,人们发现,那个橙衣飘飘的年代已经走远,大家看到的是一支要在世界杯上脚踏实地走路的荷兰队。荷兰队想更靠近冠军,所以他们选择了功利足球,如今的荷兰队不是克鲁伊夫时代的全攻全守,更不是“三剑客”的狂风暴雨,而是稳固防守之后的犀利反击。但谁又能知道,这支荷兰队在与华丽足球渐行渐远的时候,是否离大力神杯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