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专稿:脱贫攻坚,河北瞄准短板持续发力
河北 新闻网讯( 河北日报 记者潘文静)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全省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实现100万贫困人口脱贫、3442个贫困村出列、19个贫困县摘帽。围绕年度脱贫目标,我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开好局、起好步。
2.2万余名优秀干部到贫困村驻村帮扶
省委、省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各级党委和政府逐级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做到任务分解、压力传导、责任落实“三个到位”。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落实党的扶贫开发工作部署的重要基础。我省把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作为推动扶贫开发的有效办法,带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
到最贫困的乡村去,不战胜贫困不罢休!春节刚过,1800余名省直机关工作人员背起行囊出发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精准脱贫驻村干部。全省今年共选派了2.2万余名优秀干部到贫困村驻村帮扶,实现了7366个贫困村全覆盖。省派第一书记人选中,厅级后备干部占比达68.8%。驻村干部把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监管扶贫资金、帮建基层组织作为主要职责,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与此同时,我省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燕赵大地涌现出了一大批好党员、好干部、好企业——
像“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 李保国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35年如一日,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 农民 脱贫。今年4月10日,李保国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起了向李保国学习的热潮。
像老百姓爱戴的“李扶贫”。 衡水 市扶贫系统干部李双星13年如一日,帮助阜城县152个贫困村发展起设施瓜菜产业,人均年增收5000多元,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李扶贫”。日前,李双星当选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像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河北绿岭果业有限 公司 。该公司向贫困群众低价提供苗木、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免费提供种植模式,以高于市场价回收合格的核桃原果,建立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扶贫新模式。截至目前,共带动全县发展薄皮核桃种植23.8万亩,涉及8个乡镇、138个行政村、3万贫困群众。
夏季的阳光照进阜平县骆驼湾村。位于村西头的骆驼湾食用菌 产业园区 ,村民们在自家承包的大棚里忙着采蘑菇。“这第二茬菇长得好啊!”60岁的贫困群众顾保平笑着告诉记者。顾保平一家今年承包了3个食用菌大棚,种出的第一茬菇为家里增收万余元,第二茬菇预计会带来更可观的收入。
脱贫攻坚要找对路子。阜平县把食用菌作为群众短期快速增收的支柱产业,计划到2017年形成“一核、四带、百园覆盖”的产业布局。目前,全县已流转土地6300余亩,建成大棚2500余个,覆盖3000余户贫困户。
今年以来,我省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以燕山—太行山和黑龙港流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为主战场,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以培育发展富民产业为主攻方向,聚焦“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确保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建好“明白账”。我省坚持把建档立卡“回头看”作为长期的基础性工作来抓,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切实摸清了贫困底数和致贫原因。全省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0万人,其中,因病致贫占44.6%,因缺资金致贫占20.9%,因缺技术致贫占11.7%。
打好“当头炮”。省委、省政府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当头炮”来打,制定了《河北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并建设融资平台、整合搬迁政策,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今年4月6日,省委、省政府在涞源县举行了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启动仪式,第一批12.6万人的搬迁工作全面启动。
唱好“重头戏”。我省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重要举措来抓,制定了《关于贫困地区发展 特色产业 促进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引导各地培育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特色脱贫产业。在特色农业产业方面,重点发展设施蔬菜、林果、养殖等特色产业,年内带动50万人脱贫。在电商产业方面,实施“十百千万”电商扶贫工程,目前已有54个贫困县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3916个贫困村建成村级服务站,预计带动12万人脱贫。
一系列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的措施密集出台
借扶贫政策的东风,贫困群众张越今年圆了致富梦。
张越是隆化县郭家屯镇小甸子村村民。他一直想发展点产业,但都因缺少资金被挡在致富门外。借助“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政策,他顺利得到5万元无息贷款,种起黑木耳,还与其他11户村民联合成立了军奎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今年以来,全省共有11.2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到金融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我省印发了《“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实施意见》,大力推广政府搭台授信、 银行 降槛降息、企业农户承贷、 保险 兜底保证的金融扶贫模式。目前,62个贫困县全部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扶贫小额信贷累计放贷57.3亿元,贷款规模由去年同期全国第15位上升为第3位。
我省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断在政策机制上改革创新,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
大力推行股份合作机制。在全省推广“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合作社+农户”“六位一体”股份合作模式,推进资金到户、项目到户向资本到户、权益到户转变,使贫困群众成为收租金、领薪金、分股金的“三金农民”。目前,贫困地区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达2000多家,带动20多万贫困户获得稳定收益。
实施涉农资金集中打捆机制。制定了《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实施意见》,资金项目审批权限完全下放到62个贫困县,允许各县打破条块界限、自主安排项目。目前,省财政可统筹整合的资金共28项、83亿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