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山里娃结缘18载
蒲翠兰(右)找到容惠恩,和她一起讨论今年爱心助学的各项事宜。
右图:每一次到赞皇助学后,蒲翠兰都会和孩子们拍照留念。这样的照片已经有了厚厚的一沓儿,每一次翻看这些照片,她都很激动。
左图:“爱心助学小组”代表和部分受资助的孩子。 资料片
见到蒲翠兰时,她正在联系“爱心助学小组”的组员们,商议今年爱心助学的各项事宜。“前几天赞皇县妇联给了我们新的名单,又增添了4名贫困学生,我们得商量着再找几个爱心人。” 蒲翠兰说。
跟最后一名组员沟通好后,她才放心地挂断了电话。对于他们的爱心行动,她总是说“微不足道”、“做得太少了”。可是当记者问起那些被资助的孩子们时,她脸上立刻洋溢出灿烂的笑容,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
爱心 与山村孩子结缘
1986年,蒲翠兰从石家庄市棉四退休,不久后到南翟营居委会任职。1997年3月份,子宫癌手术不久的蒲翠兰在石家庄日报的“爱心传递”栏目中看到,一些山区的孩子因家庭贫困而面临辍学。“看着报纸上那一张张可爱而带着忧郁的小脸,我特别难受。”蒲翠兰说,按照报纸上的电话,她立即与赞皇县妇联取得了联系,表达了自己想资助孩子的心意。
这并不是“突发奇想”,而是想让爱心能继续。原来,早在上世纪80年代,蒲翠兰就资助了平山县杨家桥乡猴刎村的两个男孩。“当时我一个月工资只有72块钱,我就每月拿出10块钱寄给孩子们。后来,村里通了公路,他们家的生活越来越好,就没有再接受我的捐助。” 蒲翠兰说。
很快,蒲翠兰就实现了心愿,赞皇县槐疙瘩村的贫困女童王海霞成了她的资助对象。
“那个孩子大大的眼睛,看上去特别机灵,不能上学太可惜了。孩子看到我时,亲切地叫我奶奶,那种情景真是叫人心酸。”她这样回忆第一次见到小海霞时的情景。
每年年末,蒲翠兰都会抽时间到赞皇看望海霞,为她送去学费、过年的新衣服,还为其家人带上些礼物。
那一年,石家庄普降大雪,处在大山深处的槐疙瘩村更是积雪深厚。尽管学费已经寄去了,但蒲翠兰还是有些不放心,总想去看看小海霞。说走就走,顾不得腿疼发作,顾不得严寒,更顾不得雪天乘车的危险,历经5个小时的跋涉,她赶到了槐疙瘩村。当提着满满一兜东西,浑身是雪的蒲翠兰出现时,海霞感动得哭着扑到她怀里,全家人都流下热泪。
从那时起,她与这些大山里的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小海霞已经长大成人,毕业后在北京找了一份工作,但她没有忘记辛苦资助过自己的蒲奶奶,每当节假日时,都会打电话送上一份问候。
奉献 “爱心助学小组”成立
蒲翠兰资助女童的事情在南翟营村传开,很多人被感动。“老蒲,也给我介绍一个吧,我也想帮帮那些可怜的孩子。”山村孩子艰难的生活环境和对学习的执著,触动了居民们心底那份柔情,很多人找到蒲翠兰想资助这些孩子。
1997年6月,在蒲翠兰的牵头下,13个热心村干部和居民成立了“爱心助学小组”,在赞皇县妇联的帮助下,开始一对一地资助贫困学生。
在第一次行动中,“爱心助学小组”带着资助金和捐助物品,到赞皇县看望受资助的学生。四处漏风的土坯房子,残缺不全的家具,很多家庭连电灯都没有,这些都让帮扶队员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接过钱,孩子们都哭了。我们离开时,孩子们把小米、绿豆等硬塞到队员手中,送了一程又一程。”帮扶队成员谭喜臣说,朴实的孩子让所有人感动,也让他们下决心继续资助下去。
每年帮扶小组都会定期到赞皇看望被资助的贫困学生,除了给他们送去第二年的学费和学习用具外,还把从家里带来的衣物、被褥等生活用品送到学生家中。
在18年的爱心助学中,发生了很多动人的故事。其中,居民白惠娟和孤女常静芬的故事十分感人。“爱心助学小组”一成立,白惠娟就报名参加了,资助了赞皇县张楞乡北竹村13岁贫困女童常静芬。常静芬从小父母双亡,一直由哥哥照顾,但哥哥不久也因病去世。嫂嫂拖着病躯,照顾着两个年幼的女儿和静芬,生活十分困难。
“我到家一看,一家人挤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土坯房里,一下雨四处漏,屋里只有一张床,四口人轮流铺稻草在地上睡。”白惠娟说,自己当时就决定把孩子接回家,她来做孩子的“妈妈”。回家后,白惠娟把全家人叫到一起,说了自己的想法,全家人都很支持。征得常静芬和她嫂子的同意后,1997年8月,静芬被接到白惠娟家,有了“妈妈”“爸爸”,有了温暖的家。
从上学到找工作,白惠娟这十年可谓含辛茹苦。期间,由于小静芬的到来,家里难免有一些小小的矛盾,但家人都被白惠娟的那颗慈母之心感动了,一家人幸福地生活至今。
如今,当年的小静芬已经嫁为人妇,过上了温馨的小日子。说起白惠娟,她感激不已,“是白妈妈改变了我的命运,让我感到人间的真情,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她。”
现在,常静芬也申请加入了“爱心助学小组”,蒲翠兰正在帮她寻找需要资助的山区贫困学生。“我也会和‘妈妈’一样,用爱心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常静芬说。
感动 18年的帮扶之路
类似这样的动人故事,在蒲翠兰和她身边的“爱心助学小组”中,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一天,爱心助学小组成员容士济拿着一封信,急匆匆地找到了蒲翠兰。“尊敬的南翟营全体居民,你们好,我是李潇南的妈妈,首先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孩子的帮助,让她快乐地成长,可是今天不幸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孩子得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为了给孩子治病,已经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亲戚朋友能借的都借了,如今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我的孩子死去,求求你们救救我的孩子,我给你们跪下了。”看完信,蒲翠兰掉下了眼泪。
“老蒲,我自己实在没那么大力量,你快想想办法吧。”李潇南一直是容士济资助的,但孩子患了白血病,他连连给了六千多元,但这仍是杯水车薪。
虽然之前“爱心助学小组”已资助了一万多元,但仍是难以解决问题,看着这个负债累累的家,蒲翠兰忍着眼泪对李潇南说:“孩子,有奶奶在,有这么多好心人,不要担心,总会有办法的!” 回去之后,她马上开始募集小潇南的医疗费,1元、10元、50元、100元……就这样,他们陆陆续续筹集到了治疗费3万元。
当蒲翠兰他们把钱交到小潇南的手里时,这个只有10岁的孩子突然“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这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流下了眼泪。后来孩子在平安医院做手术时,蒲翠兰还多次找到医院,跟院长说明情况,院长感动了,减免了不少医药费。
“爱心助学小组”尽了全力挽救小潇南,可孩子最后还是离开了。“这是我们所有组员心里的痛,我们的爱心没能留住孩子。”蒲翠兰说。
未来 要一直“微光暖心”
“爱心助学小组”队伍在逐渐扩大,不仅是南翟营的居民,社会上更多的热心人也加入了进来。“我们中有公务员、个体户、老师等等,大家都在为山村的贫困学生奉献爱心。”组员谭淑英说。
谭淑英加入“爱心助学小组”已经4年了,每一次的助学活动,她都积极参加。“2013年那次,蒲大姐刚做完膝盖骨手术,正在恢复阶段,无法正常行动的她心里无比惦念赞皇山区的娃娃们,她担心孩子们新学期没有钱买书包文具,没有生活费。”谭淑英说,蒲翠兰一次次电话联系居委会里的爱心企业家、热心人士,像往年一样,24名贫困学生每人300元的助学款共计7200元很快凑齐了。赞皇妇联接到蒲翠兰的电话后,要赶去看她,她回绝了。
接到赞皇县妇联通知的24名贫困孩子,不约而同地给蒲奶奶带来了土特产,花生、大枣、红豆……大包小包地摆满了会议室的桌子,当听说蒲奶奶因腿病没有来时, 孩子们都沉默了。接受蒲奶奶资助的女童丁萌主动要求给蒲奶奶打个电话问声平安,当电话接通的那一刻,在场的24名长期接受资助的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喊出了:“蒲奶奶祝您早日康复!我们爱您!”而电话那头的蒲翠兰泪流满面。
18年,赞皇县妇联负责人已经换过几次,但蒲翠兰他们这支队伍始终与其保持着密切联系,从他们那了解到一个个贫困孩子的信息;18年,“爱心助学小组”的助学金从100元变成了300元,又从300元变成了500元;18年,受助的孩子换了一批又一批,但“爱心助学小组”的爱心却从未间断过。
他们收入并不高,资助的金额也算不上巨大,但他们对贫困孩子的爱却感动和影响着人们。这些年,共有100余名贫困学生得到了资助,受助金额达15万元。接受小组捐助的贫困学生有的已经成家立业,过上了自己的生活;有的已经大学毕业,找到了工作;有的还在课桌前,刻苦学习。无论他们如今在做什么,无论身处何方,他们的身上都有一份牵挂。
“我们其实并没有做多少事,就是一个简单的心愿,让更多的孩子都能上学,将来为家乡做贡献。”组员容惠恩的话是“爱心助学小组”所有人的心里话。
现在,蒲翠兰已经退休了,她也成了一名“专职”志愿者。只要自己有能力,蒲翠兰就会和“爱心助学小组”的所有人都会一直坚持下去,关注这些贫困孩子。他们的爱心故事、爱心行动也将会继续。
在石家庄周边的贫困山区,活跃着一个由省城热心人组成的爱心组织,他们出钱出力,一次次把山区贫困家庭的孩子从辍学的边缘拉回了学校,帮助这些孩子圆了读书梦。
这个爱心组织,是由74岁的老党员蒲翠兰发起的,名叫“爱心助学小组”。他们都是普通的市民,收入有限。可是,小善聚大爱,微光暖人心,18年来,他们共捐出15万多元善款,资助了100多名贫困学生。
本报记者 李莉雅 /文 张 震/图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