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交响乐结缘 人人皆可

23.04.2015  11:12

对话著名指挥家张国勇——

与交响乐结缘 人人皆可

■本报记者 王 欣

张国勇在音乐界有很多头衔:上海歌剧院院长、艺术总监,上海交响乐团常任指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教授等,如今,他又增添了一个新头衔:河北交响乐团艺术顾问、首席客座指挥。上任伊始,张国勇就为该团策划了2015—2016音乐季。4月22日,张国勇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他认为,“音乐季”这一演出形式,对一个乐队艺术水准的推动,以及对观众欣赏水平的引领,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今后,音乐季的演出将逐步常态化。

记者:是什么促使您接受了河北交响乐团的邀请?

张国勇:我是一名指挥家,但我更是一名怀有很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指挥家,很关注那些真正热爱艺术、坚守阵地的艺术团体。我经常在全国各地演出,与河北交响乐团也有多次合作,他们对艺术的执着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河北交响乐团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始终坚持做高雅艺术,坚持惠民演出,正是看中了他们的热情、追求和担当,我才欣然接受邀请。

记者:音乐季这种演出模式对乐团发展有好处吗?

张国勇:简单来说,音乐季这种模式,可以让一个交响乐团的艺术生产实现持续化和常态化,避免了演一场是一场的无目演出状态。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国内交响乐团演出季的操作形式与国际接轨,比如河北交响乐团今年的演出季,无论是指挥还是演出的节目单,都是从一年前就开始确定,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演出表。音乐季开始后,这些演出就像一场场排列好档期的电影一样,时间、地点、阵容早已确定,只需按照顺序排练、演出即可,遵循了艺术创作的规律。

记者:观众将如何从音乐季中受益?

张国勇:对于乐团,这种音乐季可以让演出常态化,相对应的,也可以让观众的欣赏常态化。每年的音乐季一开始,我们就把几个月、甚至一季的演出单公布出来,让观众更加期待、更有选择。音乐季套票的推出,让喜爱交响乐的观众花最少的钱看到最高水平的演出,久而久之,每年一次的音乐季将成为观众的“音乐欣赏季”,潜移默化提升了观众对交响乐的欣赏水品。

记者:对于很多人来说,交响乐是一门难懂的艺术,您对普通观众欣赏交响乐有什么建议?

张国勇:其实交响乐不难懂,任何人都能听得懂,只要你想听,随时随地都可以听。只要坚持“”和“”,交响乐之门对每个人都是开启的。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