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三十年不平凡历程展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美好明天
在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个体私营经济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而发展壮大,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创业就业、方便居民生活、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0多年来,全国各级工商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努力营造有利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准入环境、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积极引导扶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强监管和规范发展,使个体私营经济驶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轨道,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30多年来,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充分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充分见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一、回顾历史,个体私营经济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获得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
1979年,国家提出恢复和发展个体工商业,1980年12月颁发了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城乡个体工商业发展迅速。1982年党的十二大召开,充分肯定了个体工商户的积极作用,进一步解放了发展个私经济的思想。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个体私营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从无名无分到名正言顺的曲折过程,经过了从恢复到蓬勃发展的过程。截至2016年10月,全国实有个体工商户5800.6万户,私营企业2222.9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748.9万户,占据市场主体总量的96.6%。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成为我国公民从事经营活动的重要市场主体形式,成为人民群众参与经济建设、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方式。
二、深化改革,个体私营经济获得发展新引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落实十八大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征程,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商事制度改革统领全局,着力建设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扶持小微企业成长的公共服务环境,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提供新的引擎。从2014年商事制度改革启动以来,国家工商总局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围绕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先照后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两证整合”、“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等环节深入推进,通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高市场准入的便捷性,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促进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使改革红利惠及更多的市场主体。今年12月1日实施的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登记制度改革,将“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向个体工商户延伸,简化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程序,降低创业准入的制度性成本,使公民从事个体经营更加便利,让所有市场主体能公平地享受改革红利,充分体现了商事制度改革的普惠精神。
在“放”和“管”的同时,全系统加大“服”的力度,及时梳理企业的合理诉求和政策建议,推进小微企业名录建设,加强扶持小微企业的制度建设,落实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参与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共同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通过调整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加强产业发展方向引导。“放、管、服”的叠加效应,使营商环境明显改善。世界银行《2016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在189个经济体中,中国营商环境排名第84位,比去年第90位上升了6位。
随着个私经济的发展,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成为吸纳新增就业的主渠道。截至2016年9月底,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实有2.97亿人,比上年年底增加1666.2万人。其中,第三产业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实有2.17亿人,比上年年底增加1418.5万人,占增加总量的85.1%。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新设小微企业周年后平均从业人员从开业时的平均每户6.2人增加到目前的7人,比开业时增长了12.9%。新设立小微企业发展活跃度进一步增强。
三、展望未来,个体私营经济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目前,个体私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自主创新的重要源泉,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必将为个体私营经济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当前,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为新常态下的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新动能,部分行业受宏观调控的结构性调整效应开始显现,个私经济、小微企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个私经济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铺天盖地的小微企业必将凝聚成顶天立地的重要支柱。□戈 思
来源:中国工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