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登记缓冲4年 被指为多套房主抛售提供时间
(原标题:不动产登记揭开面纱)
反腐利器、调控重拳、房产税开征前兆……被寄予众多期望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8月15日正式公布。本意是摸清家底的不动产登记制度,最终将产生哪些影响?
意见稿
迟到一个多月后,8月15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正式公布。这份由国土资源部起草,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的意见稿,在千呼万唤中终于与社会公众见面。
该意见稿包含六章三十条内容,对不动产登记的原则、适用范围、登记簿册、登记程序和登记机构等均做出明确规定。
自今年两会报告中提及加快推进不动产登记和房地产税立法以来,不动产登记就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曾公开表示,不动产登记条例将于6月出台。不动产登记要做好的事情包括建立不动产登记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不动产登记基础信息平台等。2013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任务分工的通知》明确要求,2014年6月底前出台不动产登记条例,出台并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不动产登记条例最终并未在6月出台。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苗乐如表示,不动产登记不仅需要土地和房产登记分离,还需要整合协调国土、住建、农业、林业等多个部门的利益、管理等关系,条例的“迟到”并不意外。
从此前国土资源部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进展时间表看,2014年要建立统一登记的基础性制度,2015年将推进统一登记制度的实施过渡,2016年全面实施统一登记制度。2018年前,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投入运行,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基本实现不动产审批、交易和登记信息实时互通共享和依法查询,形成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
此次意见稿的出台,一方面说明推动不动产登记的决心,另一方面也说明不动产登记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控房价
意见稿对不动产进行了明确定义,不动产是指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着物,并且规定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不动产登记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确定一个部门为本行政区域的不动产登记机构,负责不动产登记工作,并接受上级人民政府不动产登记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
对于被寄予厚望的降房价功能,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不动产登记的根本目的是厘清此前分散于多个部门和系统的不动产信息,摸清家底,保障不动产所有者的权利,降房价并不是其直接目的。
不过不动产登记确实将给一部分多套房持有者带来压力。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建立是房产税开征的前提,有利于摸清家底后,对存量房开征房产税。
多套房尤其是大户型房产持有者,在不动产登记为房产税开征提供预期下,会将手中房源投向市场,增加市场供给。不过2018年前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投入运行,为这些房源持有者提供了缓冲空间,不会因为“集中抛售潮”引发房价崩盘。
意见稿第四章第二十三条规定,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依法查询、复制不动产登记资料,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提供。有关国家机关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查询、复制与调查处理和案件有关的不动产登记资料。
这条规定被很多人解读为对近年来被多次提到的“以人查房”的支持。不过意见稿中规定只有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可以依法查询不动产登记资料,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权“以人查房”。意见稿第五章第二十七条规定,不动产登记机构、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查询不动产登记资料的单位和个人违反国家规定,泄露不动产登记资料或者登记信息,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融城乡
不动产登记的另一大作用,是有利于融化城乡二元结构“坚冰”。长期以来,我国城乡间土地权属不一样,城市土地属于国有,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但集体所有没有明确规定怎样划分个人利益,导致农村的大量房屋、土地、林地等不动产产权权益无法有效厘清。
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将宅基地和农房纳入全国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体系。
意见稿明确,要将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等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实施进程。分析人士杨红旭表示,城市地区早就有比较规范的房屋登记了,尤其是商品房。现在主要是补上“农村短板”。
不动产统一登记时间表
2014年 建立统一登记的基础性制度
2015年 推进统一登记制度的实施过渡
2016年 全面实施统一登记制度
2018年前 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投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