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前先交手机师大新规引热议

10.12.2014  12:09

专家:提升课堂吸引力才是根本

■本报记者 赵元君

手机不离手,就连上课也不忘刷朋友圈、微博。如今在大学课堂上,不少学生成了“低头族”、“手机控”。日前,河北师范大学出台规定,学生在上课前要交出手机。对此,大家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交了手机心无牵挂,有助于规范课堂秩序”。有的则认为:“交手机是方法不是目的,关键是管得了手机管不住心,没有手机还能睡觉。

调查 上课先交手机

近日,一条微博在网上引发了热议,博主发文:“河北师范大学要求上课时学生必须上交手机,你怎么看?”该文发出后,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观点褒贬不一。

昨日9时30分许,记者来到了河北师范大学的校园内,此时即将开始第二节课,不少学生都早早来到了教室,在一间教室内,记者注意到,在讲台旁挂着一个蓝色的收纳袋,每个小袋子上都贴有学生的名字,学生们上课前会按照姓名将手机放入袋内。大二历史系的学生小张告诉记者,大约一周前,学校出台规定,要求学生们上课前将手机上交,有的以宿舍为单位交给宿舍长,有的则是放入教室内的收纳袋中,下课后再归还。

小张说,目前大部分院系都实施了这个规定,除了上交手机,学校还要求提前十分钟到教室,课前点名签到,如发现有人触犯,轻则批评,重则通报。因为规定空前严格,有学生调侃自己读的是“河北师范小学”。

看法 学生老师看法不一

那么,面对如此严格的规定,学生和老师们又是持何观点呢?记者采访了多位学生和老师,大家对此看法褒贬不一。

历史系的小张认为,以前上课拿手机,总想时不时打开看一看,不知不觉一节课就过去了。而且有时课堂上手机铃声不断,的确影响课堂秩序。“现在手机不在身边了,心里也就少了牵挂,正好能专心听课。

大三的小刘则说,大学学风相对自由,上交手机的规定管得了手机管不住人心,没了手机还能看课外书、睡觉。小刘认为,有的老师讲课就是照本宣科,听起来枯燥无味,这样的课就算不玩手机也听不进去。“如果老师的课精彩纷呈,那么就算拿着手机我也决不会玩!

相对于学生们的观点,老师们则考虑更为深入。教授物理的张老师则认为,规定是死的,但实施起来却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毕竟上交手机并不能管住学生的心。他们物理系就没有实施这项规定,因为课上的一些复杂图形和投影,学生们来不及记,就用手机拍下来再行揣摩,而且现在科技日新月异,手机也是学生们学习的工具,如果单纯为了课堂秩序收走手机,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

河北师范大学新闻学院的副院长胡伟表示,学校的出发点还是希望约束学生们好好学习,规定实施以来,课堂的秩序的确有了明显提升,但谈及方法是否正确还为时过早,尚需要时间来检验。胡伟认为,如果想真正改变学风,除了约束学生的行为,老师也应当严格要求自己,通过丰富授课内容和提升讲课质量来吸引学生。

手机和老师 谁更吸引大学生

昨日,记者致电河北师大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说,学校一直在进行学风建设,最近的一系列监督举措也是学风建设的一部分。“希望能通过学校的监督,让每一个学生都利用好学习时间,不荒废学业,真正地学到知识。

对此,社会学专家彭秀良认为,从约束课堂纪律的角度讲,学校此举有一定效果,首先,和上课说话一样,摆弄手机一样是对老师的不尊重,除了影响课堂秩序,也会影响教学质量。其次,此举有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促使他们集中精力听讲。

但也有社会学家认为,学生们上课玩手机有时候也和老师的教学方式和质量有关,学生们不听课玩手机是不是与老师讲课吸引力不足有一定关系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对老师知识权威的角色是一种挑战,有的老师还习惯用传统的标准来要求学生,拿三十年如一日的讲义照本宣科,学生怎么会喜欢,怎么会不玩手机呢?

如果想从根本上杜绝学生们上课玩手机,除了约束学生的行为之外,老师也应思考如何提升讲课内容的吸引力,例如通过手机和学生进行互动,将手机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老师要真正站得高,抓住学生的困惑,引导学生,和学生心灵对话,课程应该有意思,有趣味。“总之,手机可以是教学的敌人,也可以是教学的同盟军,选择就在教师手中。

观 点 交锋

赞成 “如果觉得老师讲的自己都会,那么可以玩手机,如果不能,那么就老实学习吧!

老师辛苦备课,你却在下面玩手机,连尊重老师都做不到,有什么理由反对!

反对 “管得了手机管不住心,没了手机还有课外书和睡觉,不想听的还是不听,想听的你赶都赶不走!

一节课全是读课本,这样的课毫无吸引力,下来自习也一样,还不如玩手机痛快!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