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应具备怎样的“创新气质”

04.03.2015  17:36

编者按 上海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需要对标全球,在吸收借鉴国际国内一些地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走出一条符合国情和上海实际的路子。为此,我们选取美国、英国、日本以及中国广东,结合他们各自的创新特点,谈一谈上海究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创新气质”。

美式创新:“三高”贯穿创新链

美国在全球科技创新版图上的霸主地位,可以用“三高”来归因。所谓“三高”,即指原始创新效率高、企业转化效率高、资本接力效率高。展开全美创新地图,东西两条海岸线孕育了两条创新走廊,分别以纽约、波士顿为中心,和以旧金山、洛杉矶为中心。论原始创新,前者有哈佛大学、麻省理工等,后者有斯坦福、加州大学等,其创新人才左右逢源、创新成果源源不断;论企业转化,从斯坦福大学园区延伸出硅谷的范例开始,这种高等院校孵化小微企业、大中企业再接手小微企业的创新生态已发展为成熟模式;论资本接力,像曼哈顿这样的中央商务区,除了投融资机构,还有几大会计事务所、咨询公司,都为创新企业提供专业配套服务。各种资本逐成果而动,你方唱罢我接盘,贯穿整条创新链。

如果把美国地图缩小到上海那么大,东海岸高校院所好比沪东北大学片区,西海岸一带则正如沪西南诸学府。上海不是没有原始创新,而是原始创新强度还不够、水平还不够。企业转化层面,上海不乏大企业,创新活动却不活跃,尤其缺少与科研机构、中小科企协同互动。资本接力上,上海与纽约同为金融中心、经贸中心,在底子上也不差钱,但对创新的投钱方式还未扭转过来。须知财政经费永远不是风险投资,甚至是零风险,无法带来市场经济需要的高回报。既然创新有风险,就要匹配风险投入与退出机制,哪怕用十次小输换来一次大赢。就像从苹果到特斯拉,创新创业赛程中的每一棒都不能少,尽管可能掉棒甚至退赛,但一次再一次地追逐赶超,总能冲出一世界冠军。上海已有“三高”的架构,但还得贯穿于整个创新链,才能“高了再高”。 (徐瑞哲)

日式创新:把“匠心”做到极致

日本制造,以精巧和质量闻名,然而,日本制造很少有颠覆性作品。这就是日本式创新的特点:具有强烈的集体意识和传承意志,因而可以把一项技术做到极致,却很难把既有产品推倒重来。

日本以大企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以企业为家的社会文化,导致多数创新产生在企业内部。索尼的“walkman”曾惊艳世人,人们却不知道发明者。同样,夏普被冠为“液晶”之父,背后的工程师们却籍籍无名。在日本,很多手工艺代代相传,人们只知其品牌,而不知具体的工匠姓名。这一传统也延续到现代日企。在为企业奉献的思想影响下,一代又一代技术人员甘为幕后英雄。当然,日本企业也为工程师们提供了极为优越的研发环境:研究团队在自己的领域享有近乎绝对的自主权和决定权,甚至可以否决企业领导决策。

另一方面,在技术细节上,日本企业不惜成本地追求完美,又是竞争者难以拷贝的。据报道,日企电饭煲研发人员每天要煮上百公斤不同米饭,通过亲口品尝、插筷子手感、米的松散均匀程度来调制程序。有些日企的高端电饭煲,甚至采用纯手工打磨的内胆,产能低得吓人,却是品牌实力的象征。

日本企业的创新模式,对我们很多国有企业,有一定参考价值,就是通过“放权”来激活研发人员的积极性。还有,通过自身技术的不断积累和改进,来实现“长尾”效应的最大化。 (施平)

英式创新:规则文化成为推动力

有人认为,上海太讲规则,让那些“野蛮生长”的创业者创业成本太高。然而,素以谨慎保守著称的英国,其首都伦敦却是全球的创意之都和创新之都。伦敦讲规则的文化特质是如何融入其创新,甚至萌生出创新活力的呢?

伦敦是国际金融中心,大量风险资本在此扎根。统计数据表明,仅在2006年伦敦就吸引了英国40%的风险投资。风险投资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和先进规范的管理模式,使创新能力较强的中小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起来,并推动了创新产品的商业化。而创新产品的不断涌现是保持伦敦创新体系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风险投资之所以青睐伦敦,除了充分的机会和丰厚的盈利前景外,伦敦公平与透明的法律体系、恰当的监管体制,以及全球人才集聚的优势,都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可见,规则的透明和制度的公平是促进创新的一个强推动力。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随着经济参与者规则意识的整体上升,试图靠钻制度空子或靠关系捞取第一桶金和保持市场优势已经很难持续下去。这也给上海规则文化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提供了有利的时代背景。(李小佳)

广东式创新:泥土上的蓬勃生机

春节回家,途经广州,市井草根气息扑面而来。街道熙熙攘攘的行人、地铁水泄不通的乘客,一眼就能看出许多外来打工仔打工妹——行李大包小包,说着天南地北的方言。市民也步履敏捷、目光灵动,满嘴粤语声调高亢、节奏跳跃。这一切构成朝气蓬勃的氛围,充满生机。

市井草根意味着不受拘束的活力、无所不敢的闯劲,意味着在创新创业领域,什么都可能萌芽破土,成长壮大。接待我的朋友在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做生意,十几年前从广西来穗,白手起家,如今每个人都身家过千万。但仍然草根味十足,一门心思只想生意做更大、赚更多。像这样的例子,在广东商界只怕以百十万计。在“什么都能长”的泥土地里,这些充满闯劲拼劲的商人,长成了腾讯、华为、平安和格力,长成了最具活力、最具创新竞争力的珠三角经济带。

上海的城市气质完全不同,具有浓重的精英色彩。城市犹如大理石地面,华丽整洁但欠缺温度,“计划外”的花花草草很难长出来。当然城市基因不同,创新创业的路径肯定不一样。但如何打通底层草根和上层精英之间的通道,释放民间的创新创业能量,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格局,广东模式不失为一种镜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