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台演出 八旬老人年年期期不落

10.08.2015  12:46

 

上台演出 八旬老人年年期期不落

■电业一社区的“消夏晚会”挺受欢迎 25名成员都是中老年人

■10年间这个舞台给居民带来无数欢乐 已成社区“文化名片

 

 

上个周六,热浪袭人。裕翔街民心河畔龙卡公园西侧,槐底街道电业一社区举办的“彩色周末消夏晚会”现场更是热力十足,演员们或唱或跳热情似火,观众们或笑或赞热闹非常。记者了解到,晚会已经雷打不动地举办了十年,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文艺爱好者参与,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而且日渐成为社区一张特色“文化名片”。

□文/图 本报记者 杜慧 通讯员 顾娇娇 纪春晖 韩新宇

现场

台上歌声惊艳 台下掌声阵阵

我宣布消夏晚会,正式开始!”周六晚8时,一曲欢快的《喜洋洋》乐器演奏结束,晚会主持人路金英一声令下,社区合唱团嘹亮的歌声开始回荡在民心河畔。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舞台上,10余位电业一社区合唱团的成员动情地演唱着,虽说他们中多数都是业余爱好者,可表演和水准丝毫不逊色专业演员,激扬的旋律瞬间点燃现场观众的热情。一曲唱罢,掌声四起。

青藏高原》、《党啊亲爱的妈妈》,一首首颇具专业水准的演唱惊艳全场,途经的路人禁不住拿起手机拍照。主持人不仅向观众发出热情邀约,“甭管您会不会唱,只要敢上来,话筒就是你的。”现场观众跃跃欲试。“我来!”一位遛弯经过的老师傅接过话筒,尽管唱的有些跑调,但他认真的表演仍赢得阵阵掌声。

红歌联唱、乐器合奏、女声独唱……晚上10时许,持续两个小时的消夏晚会落下帷幕,现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仍意犹未尽。路金英笑着相约:“亲爱的朋友,我们下周六再见!

消夏晚会本来就是百姓的大舞台,表演是否专业不重要,大家乐和、高兴就好!”电业一社区居委会主任焦玉贞负责主办消夏晚会活动,只要有时间,她就会到现场忙前忙后,“我们每个成员都是不计报酬不计得失地为晚会奔忙,比如每次演出前,演出设备都是团长张群、王元慧等几位成员用三轮车运过来的。

现场设备相当专业,两个话筒、一架手风琴,一套音响,十多个板凳。一套音响就重达40多斤,这对年逾古稀的老人们来说,搬运十分吃力,可他们一干就是十年。

由于消夏晚会都是夜间举办,民心河畔的灯光比较昏暗,为了演出效果,合唱团成员73岁的单双印每次都将自家电动车电瓶连线后,安上灯泡当演出照明灯,“既然是团队成员,我们就应该出一份力。”从2011年加入合唱团,除了是合唱团主力外,他还兼任合唱团后勤部长,直到居委会配备了电动车当照明灯后,他的电动车才“退役”。

被大家公认贡献最大的就是合唱团老师张俊昌。“他是我们整个合唱团的总指挥,精神支柱,还是我们的声乐老师,一教就是十多年。”合唱队新成员丁志春说,他去年加入的社区合唱团,“我敢唱,唱歌也充满热情,就是不会唱,有点跑调。”可张俊昌从不嫌队员学不会,听不懂,每次都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耐心教。如今,在张俊昌的指导下,每次晚会上,丁志春都会表演自己的几首拿手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咱们工人有力量》等。

缘起

建团时30多人 每周四地下室排练

晚会现场,社区合唱团中的元老级人物、也是晚会的发起人张俊昌告诉记者,“退休后,我闲来无事,最初和几位文艺爱好者组建了一支喜洋洋民乐队,大家没事唱唱歌,玩玩乐器,那时,我们的活动地点不固定。2003年,电业一社区居委会给我们提供了场地,来唱歌的人也越来越多,我一合计干脆组建一个社区合唱团。”张俊昌笑着说,他主要教大家唱歌技巧,还兼任演出伴奏,很希望用这种方式把自己的音乐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

社区合唱团的想法得到了时任电业一社区书记陈宝贵的支持。张俊昌回忆,组建合唱团的创意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成立之初成员就达到30多人,年龄多在五十岁左右,“我们主要是唱红歌,唱红歌可以给我们无限回忆。”合唱团每周四上午在居委会地下室排练。

别看排练场地和设备简陋,可在张俊昌老师的耐心辅导下,这些非专业出身的文艺爱好者们演唱水准逐步提高,“当时,我们还分声部演唱,分为男高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低音四个声部。

发展

自编自演赞生活

演出曲目数百首

随着电业一社区合唱团的名气增大,大家不再满足仅在室内演唱。

2005年夏天,在社区居委会的支持下,电业一社区“彩色周末消夏晚会”正式登台亮相,从每年的5月初启动到9月底结束,每周六晚上8点到10点演出,“这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自娱自乐的舞台,大家可以尽情地秀自己,还可以相互切磋技艺。

那时候条件比较艰苦,没有经费,我们都是从自家拿来音响、话筒;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我们时常搬家,先后在怀特家具城西广场、体育南大街西侧的公园演出过,最后才将场地固定在民心河畔。”现任团长张群介绍,“但是大家伙谁也不埋怨,依然乐乐呵呵地组织着,演出着。”合唱团的坚持赢得了很多人的支持:2012年裕华区国税局出资为其购买了室外音响,2014年裕华区财政局出资维修了演出现场破损的地面。

如今,合唱团有成员25人,水平都堪称专业水准。民乐队增添了西洋乐器和传统的乐器——阮。有了专业的伴奏乐队,团员们独唱、合唱、对唱、歌伴舞,更加游刃有余。纪念反法西斯胜利七十周年,他们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地道战》等;弘扬社会主旋律时,他们唱《中国梦》《光荣与梦想》。现如今,每位成员手中都有两三本歌本,演出曲目达数百首。

更值得一提的是,合唱团还自编自演歌唱、赞美石家庄的幸福生活。“我有一个家,一个欢乐的家,唱歌跳舞扭秧歌,强身健体乐哈哈;我有一个家,一个温暖的家,一人有难众人帮,天大困难踩脚下……”这首张俊昌老师创作的《社区就是我的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于社区这个大家庭真挚的爱;消夏晚会专属歌曲《乐逍遥》,“老汉总是乐逍遥,功名利禄抛九霄;不论收入有多少,平安健康最重要……”四个老汉惟妙惟肖地表演则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歌颂省会市容市貌的歌曲则唱出了社区居民对石家庄城市飞速发展的讴歌和希冀。

声音

舞台已成“社区名片

传递着幸福与感动

如今,“彩色周末消夏晚会”不仅仅是一个舞台,也发展成社区中老年文艺爱好者交流互动的平台。除了合唱团、民乐队这些已成规模的团队外,晚会还特别鼓励大家“”才艺,“乐器合奏、独奏、戏曲、舞蹈等等,不拘形式,我们都欢迎!”团队成员说。

消夏晚会的“新面孔”——合唱团49岁的王凤敏加入组织才1年,除了学习演唱外,她还擅长吹葫芦丝。同期入团的赵雪霞也擅长吹葫芦丝,俩人时常一起登台献艺。

团队最年长的成员——80岁的刘庆伦平日里爱唱豫剧,因为“修行”高,别人都叫他“100年”,他是消夏晚会的元老人物,10年间,上台表演几乎期期不落,见证了消夏晚会的成长历程。

73岁的丁志春是小区10号楼的居民也是合唱团的新人,说到参加消夏晚会,丁志春有自己的幸福体验,“唱唱歌整个人都有精神,这就是幸福。”在他看来,石家庄被评为“幸福之城”当之无愧,因为石家庄的“幸福”是每位市民的小幸福堆积而成,“幸福不是能挣多少钱,而是你每天过的快乐不快乐,我每天都唱歌,过的很快乐!

“消夏晚会“举办了10年,赢得了不少忠实粉丝。社区居民66岁的沈女士告诉记者,她是这个晚会的“铁粉”,晚会办了10年,她和周围邻居也看了10年,“我总是第一个鼓掌,第一个叫好,因为这个晚会不仅形式新颖,而且文化氛围浓,还是我们中老年人的舞台,我们必须点赞!

焦玉贞说,消夏晚会的魅力就在于这是一个中老年人展现自我的平台,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拥有学习和进步的机会,10年来,成员们互帮互助,传递幸福与感动,它已经不再是一个演出的舞台,而是一张“社区文化名片”,展现着社区和谐、文化繁荣,更展现了社区居民快乐幸福的生活状态。

编辑: 林福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