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系统三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12.01.2016  17:05

      本报讯  (记者杨  蕾)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由质检总局推荐的3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其中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陈洪俊研究员牵头完成的“国境转基因产品精准快速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闫小克研究员牵头完成的“气控热管国家高精度温度源”和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沈功田研究员牵头完成的“大型承压设备不停机电磁无损检测技术及应用”两个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境转基因产品精准快速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发明了一管式核酸富集检测技术,实现了复杂基质中转基因成分的精准检测,该技术实现了在同一反应管中完成核酸捕获、分离和检测全过程,填补了国际空白;发明了新型DNA传感器和防污染等温扩增检测装置,大幅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和检测速率,完成检测过程由实验室内的2小时缩减到现场30分钟,实现了从实验室到现场检测的跨越;发明了标准样品制备工艺,创制了PCR仪校准装置,实现了转基因产品检测的量值溯源发明了标准样品制备工艺,创制了PCR仪校准装置,实现了转基因产品检测的量值溯源,保障了转基因检测的准确性。

      “气控热管国家高精度温度源”项目独立自主建立了完整的高温钠热管制作系统,掌握了气控钠热管、密封钠热管研制的关键技术。研制了我国首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控钠热管系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气控钠热管的国家。为改善固定点温度源复现水平,研制了同轴等温钠热管、高精度钠热管固定点炉、新一代固定点温度源,完善了我国温度量值溯源体系。温度稳定性与均匀性的技术指标优于±0.25mK,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从根本上解决了温度源“高稳定性、高均匀性、高复现性”技术难题,打破了国外长期以来的技术垄断,增强了我国在国际测温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大型承压设备不停机电磁无损检测技术及应用”项目针对其长周期运行的迫切需求,提出了利用材料损伤的不同电磁响应特征来实现不停机检测的创新路线。揭示了大型承压设备常用材料腐蚀和应力损伤在不同电磁激励下的响应规律,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种电磁检测仪器与系统,提出了适用于不同材料腐蚀与应力损伤的4种电磁检测和结果评价方法,研究建立了大型承压设备不停机电磁无损检测技术与标准体系。该成果已在数十家石化电力企业近百套装置上得到成功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极大地推动了承压设备安全科学技术的进步。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