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载风雨成大道一朝畅通惠四方
三载风雨路,一朝通九州。2012年石安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底将建成通车。作为全省第一条不断交施工的高速公路,全省一次性施工里程最长、途经县区最多、全线全面推行标准化的施工项目,面对工期紧、任务重、标准高等考验,石安改扩建项目如何一一破解难题?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大发展时期,年底能否实现通车目标?公路建设质量是否过硬?就此,我们来到石安改扩建项目实地采访,寻找答案。
保进度:抓节点纲举目张
“目前,扩建段主体工程全部完工。石家庄新建部分正在加紧进行路面上面层施工,预计10月25日全部完成;所有房建工程进入扫尾阶段,标志、标线等附属工程按计划同步推进,整体进度达到12月份通车要求。”石安改扩建筹建处处长郑瑞君胸有成竹。
据了解,截至目前石安改扩建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165.5亿元,占项目总投资(177.6亿元)的93.2%,其中2014年初至今完成46.6亿元,占年度计划(55亿元)的84.7%。
这一点令人欣喜。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时间待人是平等的,而时间在每个人手里的价值却不同。筹建处善于节省时间,懂得分配时间,最终也会赢得时间奉送的珍贵礼物。
石家庄新建段44.8公里,于2013年初开工建设,原计划为三年工期,应于2016年初建成通车。为尽早给广大司乘人员提供畅通的交通环境,筹建处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将石家庄新建段工期缩短为不到两年,提前到今年底通车。
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进度,筹建处提前布局,科学组织,强化管理,紧紧抓好每一个施工时间节点,纲举目张,就像提网兜一样,到时候轻轻一提主线就起来了。面对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筹建处何以做到了游刃有余、张弛有度,如何避免了以往工程中前松后紧的通病?工期一再提前,时间上怎么安排,各个环节如何协调,公路建设质量能否保证?
石安新建段6标段全长13.799公里,2013年3月开工,今年4月路基工程完工,创造了路基工程的新速度。据了解,目前6标段已进入路面层施工,预计10月20日完工。
“赶在雨季来临前完成路基施工,对下一步路面层施工提供了有利条件。摊铺作业在最热的时候完成最好,进行路面摊铺作业温度越高,公路质量越好。”新建6标段项目副经理冀延海介绍说,施工前期,筹建处积极与地方政府协调,解决了170万方土源问题,为路基工程的顺利完工赢得了时间,这样就为下一步路面层工作创造了条件。
看着冀延海被晒得又黑又红的脸,他憨憨一乐,“其实我以前没这么黑,做工程后天天长在工地,就成现在这样了。”
正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个像冀延海这样舍小家为大家的交通人,才有了一条条高速公路的顺利畅通。
总里程247公里,途经22个县区,一次性施工里程最长,途经县区最多,在施工前期大量土源问题如何解决?
为解决好这一问题,筹建处充分利用城市楼槽土,沿线河床砂砾、粉煤灰等,最大限度减少占用耕地,全线基本实现了1公里以内就近取土,不仅减少了大量超运距,还大大减少了取土对环境的污染和地方道路的损坏,节约了资金。
筹建处结合工程建设实际,编排了科学的施工计划,制定了详细的节点任务,要求各合同严格按照节点制定月计划、旬计划,对本合同内所有工作通盘考虑。筹建处根据每个阶段工作量对施工管理人员岗位及人数、作业队数量、各种机械的型号、台数,以及如何配套等都做了详细的要求,并对履约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纲举目张,抓好施工时间节点,什么季节干什么活,并让计划留有余地。整个施工进度做到了抓好时间节点,为后续工程建设打下良好基础,也为项目能够有条不紊抓质量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保质量:抓标准化强力推进
“路面10年不小修,桥梁主体结构40年免维护,沿线功能设施20年不落后,最大限度消除高速公路质量通病。”这是筹建处定下的质量目标。在建设过程中,筹建处一直将工程质量视为工程的生命,多措并举保安全、提质量,取得了实效。
作为全线全面推行标准化的工程,第一个在桥涵构造物工程中全部使用高性能混凝土,第一个实现全线石料自动水洗,第一次涵洞墙身施行模板对拉杆三件套……诸多创新背后,是筹建处对工程质量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是他们对建好高速公路的决心和信心。
有人说:“如果一个标段能达到标准化,是施工单位的水平;如果全部标段都能达到标准化,那就是管理单位的水平。”总里程247公里全线全面推行标准化施工,并落实到每一个标段,每一个细节,面对良莠不齐的施工队,其推行难度可想而知。“这么长线路,要达到驻地建设、施工过程、管理全面标准化,刚开始推行标准化确实很难,着急、上火啥都经历过,我们与施工队、工人也经过了一番博弈。”谈及当初推行标准化的艰难郑瑞君不无感慨。
针对个别单位落实标准化不彻底、不积极的问题,筹建处采取逐个约谈法人、强力整顿等措施,逐渐在全线统一了思想,标准化施工逐步形成常态,各标段质量和进度表现均衡,平行推进。
在扩建段1标段K320+430米处,是一派紧张而有序的施工场面,笔者看到,在左半幅2台摊铺机正在作业,3台压路机紧随其后进行压实。右半幅上面层于9月20日铺好,工作人员正在做钻芯取样,只见他们从铺好的路面中取出一个长7公分的小样,并在上面详细标注着。“钻芯取样主要是监测压实度、抗压强度等,按照要求,每200米就要进行这样的取样,以保证整体路面工程质量。”扩建1标段项目总工陈景龙介绍说。
为保证工程质量,石安改扩建项目全线构造物(包括桩基)全部应用高性能混凝土,不仅可以提高桥涵构造物的耐久性和外观质量,还可节约成本。另外,为更好地保证高性能混凝土品质,他们对混凝土外加剂实行集中建库,统一管理,并对所有拌合站进行自动化水洗设备改装,所有粗集料必须经水洗后才能进入料仓,实现了石料真正意义上的水洗。自开工至今,石安项目所有标段拌合料始终控制良好,砼构件强度均匀,基本消除了砼开裂这一质量通病。
“看!这是我们的中央分隔带景观护栏,够顺直、够结实吧!”筹建处副处长葛金城介绍说。为保证护栏预制质量及安装质量,筹建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格管控。严格规范了中央分隔带护栏施工过程中场地建设、模板安装、浇筑砼、护栏安装等各个环节,同时从模板准入、模板制作、接缝设置、首件工程认可、护栏钢筋制作和安装,以及混凝土的拌和、振捣和养生等方面对桥梁护栏施工做了全面、细致、严格的要求,为各合同段施工提供了具体准绳。为保证施工效果不打折扣,筹建处强化过程控制,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包括混凝土护栏在内的交通安全设施质量进行检测。工程科、质量督查组和总监办对护栏施工质量经常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对于施工控制不严、出现质量及外观缺陷的护栏坚决推倒重来,为全面提升混凝土护栏施工质量水平奠定了基础。
9月22日、23日,筹建处督导组,联合监理、设计单位到各施工标段进行现场办公,从石家庄新建段开始到冀豫界收费站结束,对沿线各施工标段进行梳理、诊断,详细了解各标段的工程进展、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等情况,针对各标段出现的问题当场研究解决。同时,筹建处还设立了“保质量、保安全、保通车”领导小组,班子成员牵头,从业务科室和监理单位抽调人员,吸收科研单位专家组成专项小组。筹建处实行角色转换,既当管理者又当工长,分别对重点标段进行督导,统筹协调通车准备工作。
石安改扩建项目作为交通部科技示范工程,广泛应用科技手段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在筹建处监控大厅,笔者看到这里不仅可以全程监控各标段施工进度,而且可以具体监控每一台摊铺机的行进速度,此外,还可以监控改性沥青生产厂家及生产过程。如果出现特殊情况,系统就会自动报警。在强化过程控制的同时,筹建处对施工标准化坚持不懈、强力推进。
石安改扩建工程能达到今天的效果,与地方工作的顺利推进是分不开的。该项目线长、点多,途经22个县(区),地方工作错综复杂、千头万绪。负责地方工作的副处长葛金城带领地方科人员,三年来跑遍了沿线的每个乡、村,遇到问题及时与地方政府沟通协调,有效化解了各种矛盾和冲突。
“地方工作要带着感情去做,在讲大局、讲政策的前提下,要尽量满足老百姓的合理诉求。”这是葛金城对地方工作提出的要求,正是这种讲原则、讲感情的地方工作模式,才使得整个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均衡推进。
“一条条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凝结了无数建设者的智慧和辛劳,渐渐的我们就会把它当做我们的孩子来对待,力求达到尽善尽美。自家的孩子若有个感冒发烧,心里会揪得很紧。我们建高速公路也是一样,这就是我们的作品,我们希望它是完美的,要用心去做,精雕细琢。我们石安改扩建项目敢于和全国任何一个项目相媲美。”谈及工程质量,郑瑞君信心满满。(李书岐 邢莫冉 兰献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