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三清一拆”行动观摩拉练团走进乡村
4月的燕赵大地,处处芳菲浸染。在石家庄市农村的“三清一拆”现场,每到一处都能看到干部群众齐上阵,紧张、繁忙的清拆场景。
4月25日、26日,由市直有关部门和22个县(市)区主管负责同志组成的全市“三清一拆”集中攻坚行动观摩拉练团,奔波1000余公里,对15个县(市)区的30个乡村进行了现场观摩,以乡村为触点,在建设美丽乡村的版图上,感受着“三清一拆”工作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
形之美 以净为底绘乡愁
行走在晋州市赵八村的街巷里,昔日的残垣断壁拆除了,堆放梨树枝的旧习惯也不见了,换来的是宽敞的街道和正在打造中的小公园和小广场。
在赵八村党支部书记武庆国眼里,这次“三清一拆”集中攻坚行动是把村庄建设成美丽乡村的一次绝好的机会。“要建设美丽乡村,第一步就是要提升环境,所以清拆这个活儿硬着头皮也要干下去。”武庆国说,刚开始清拆时,确实有阻力,但乡亲们很快就都认同了。
为什么乡亲们突然有了转变呢?武庆国说,他们村几乎家家有梨园,房前屋后堆放梨树枝是祖祖辈辈留下的旧习惯。梨树枝越堆越多,街巷自然就越来越窄,大家伙儿出出进进都不方便。但这次“三清一拆”彻底改掉了这个多年的旧习惯,树枝清走了,路敞亮了,大街小巷又都栽上了树,村两委还把几处常年不住人的旧房子拆了,准备建街头健身广场和小公园。“如今,村里这洁净的底色,成了一道最有效的清拆‘通行证’,乡亲们都自发地清拆自家门前地儿。”武庆国还说。
像赵八村这样的村庄,在观摩拉练中记者还发现了很多,让原来“脏乱差”的农村,实现了向“洁净美”转变。用洁净的底色,改善乡村居住环境,绘出了浓浓乡愁。
齐动手 扮靓家乡干劲足
在元氏县宋曹镇的大孔村,有十多名村民正在街心广场铺着地砖。“俺们这些人都是自发来帮忙的,就为能让大家伙儿能有个遛弯、聊天的好去处。”正在铺砖的村民李占廷说,党员干部带头干,还说服自家亲友清拆老旧的房屋,乡亲们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很快就形成了全民参与,共建清洁净美家园的良好氛围。
无极东两河村空闲、破旧宅基较多,在清拆时有的群众不理解、不支持,村支部书记率先拆掉自家旧房屋改造成全村第一个小公园,其他党员干部也带头进行了拆除改造,群众看到效果后都很受震动,开始积极参与,许多农户主动要求拆除旧房建公园,目前该村共拆除危旧房屋36处,新建各类小游园28个。赵县马谷庄原来有5户房子侵街占道、影响交通,支部书记赵清波无偿将自己一处临街宅基地转给其中一个占街户,由该户带头,使5户占街房屋顺利拆除。
一段段令人感动的故事,见证着我市“三清一拆”集中攻坚行动的成效,也展示着乡村干部带头、党员带头、公职人员带头拆除自家违建和乡亲们自发装扮家园的积极性。
景持久 用管并重惠民生
随着“三清一拆”工作的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有了很大提升,如何利用好清拆后的场地、如何把环境长久的维护下去,也成了此次观摩拉练讨论的热点话题。
除了不少农村对清理干净的场地,采取搭建果蔬廊架、栽种花卉绿植、打造园艺盆景等举措外,还有的地方对清理出的空闲地或老旧宅基地,进行了种树、种花、种蔬菜,打造小广场、小游园和小菜园等微田园,来绿化村庄,美化环境。
农村环境是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最直接体现。一时整治容易,要想长久保持却很难。目前,栾城、鹿泉、正定、矿区、高邑等5个县(区)已实现了农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全覆盖。同时,新乐等县(市)还开始探索从源头推行垃圾分类,引导农户对农村生活垃圾从源头进行分类和选择性收集,最大限度减少垃圾产量,实现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降低垃圾运输和处理成本。(记者 董 昌)
责任编辑:王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