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友集团“喝进”工业废水“吐出”中型碱厂

14.01.2015  23:17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赵会平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许卫兵)一根长达50多公里的管道,将亚洲最大的盐化工企业——三友集团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曹妃甸紧密相连。通过管道,三友将曹妃甸海水淡化后产生的废水——浓海水引进厂区,不仅成功解决了一个环保难题,而且变废为宝,年利用浓海水生产40万吨纯碱,相当于新建了一个中等规模的碱厂。

2014年11月27日,指着眼前的沙盘,曹妃甸区发改局副局长彭永佳介绍,近年来,首钢京唐、华润电力等项目先后落户于此。这些项目是耗水大户,其中仅首钢京唐一年就消耗3000多万吨淡水。由于周边淡水资源紧张,海水淡化成为弥补淡水缺口的唯一出路。

但问题接踵而来。海水淡化在提供淡水资源的同时,又将产生大量浓海水,其中含有大量的盐分、矿物质等。长期直排入海,将导致周边海域海藻、鱼虾绝迹,成为死海,带来一场生态灾难。国外不乏惨痛的教训。

正在曹妃甸为此一筹莫展的同时,临近的三友也在为另一个难题苦恼:生产纯碱所需的原盐缺口越来越大。如果能将浓海水用于生产纯碱,那将一举双赢。

为此,三友成立了浓海水综合利用攻关小组,凭借国内领先的盐化工技术实力,与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合作,向这一难题发起冲刺。历经几千次试验,三友终于在国内率先开发出用浓海水生产纯碱的新工艺,该工艺获得中国纯碱协会科技进步最高奖。专家认为,该技术提升了我国浓海水综合利用工业化水平,为海水淡化与海洋化工的联合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

伴随着总投资5亿元、国内首创的浓海水综合利用项目投产,困扰曹妃甸多年的海水淡化瓶颈被打破。目前,经过扩建,三友年可处理1500万立方米浓海水。

幸亏有了三友的浓海水利用项目。”首钢京唐海水淡化车间技术人员说,“我们每小时就要产生1000立方米的浓海水,通过管道输送给三友,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管道的另一端,是三友自主研发设计的大型澄清装置。三友集团董事长么志义说:“我们将浓海水用于纯碱生产,一年可产40万吨纯碱,创造6亿多元的经济效益。

为浓海水找到了“”,使曹妃甸在成为环渤海地区新型重工业基地的同时,依然保持了“渤海明珠”的生态风貌,附近海域连续多年保持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成为鱼儿的乐园。

按照规划,曹妃甸将进一步扩大海水淡化规模,以满足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的工业用水需求,未来曹妃甸还将向北京市民提供生活用水。而这些海水淡化后的废水——浓海水,也将被三友“喝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