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总局课题调研组一行赴赵县实地调研食品药品监管工作

10.05.2017  01:20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课题调研组刘鹏教授一行赴石家庄市赵县,就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此次专题调研,是国家总局专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进行,

旨在通过走访和深入了解现阶段基层具有代表性的食药安全监管模式的现状与特征,对不同监管体系在食药安全工作方面的绩效进行评估测量,从而针对目前不同监管体制下如何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特别是综合执法监管体系下如何强化基层食药安全监管工作及其专业性提出完善举措。

调研组先后对赵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领导班子成员、乡镇基层执法者、食药企业代表和普通消费者进行了深度走访,从几个维度详细了解了赵县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前后机构设置变化、监管资源投入、监管覆盖面、监管专业化程度、食药安全化状况、现有监管模式的优缺点及改进建议、地方政府下一步监管工作思路等情况。石家庄市赵县局完成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以来,进一步理顺了监管职责,执法资源集约化配置,执法结构进一步优化,业务整合、队伍融合、力量聚合程度不断加深,初步实现了行政审批“一窗口”办理、辖区监管“一张网”覆盖、消费维权“一站式”服务以及食药安全等重点领域的“一体化”监管,使执法力量形成一股合力,基本做到了从 “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初步形成了一体化的市场监管机制。在执法人员配备方面,改革前实有人员56人,改革后实际配备人员171人,同比增加205%;在经费投入方面,改革前当地财政食药监管经费投入为136.2万元,改革后2016年食药监管经费投入200万元,2017年投入362万元,同比分别增加46.8%和166%,呈跳跃式增长;在执法装备配备方面,改革后,执法车辆由4辆增加到16辆,电脑由25台增加到178台,相机由1部增加到10部,执法记录仪由2台增加到15台。在案件查处方面,改革前办理食品药品各类案件32起,罚没款8.96万元,改革后2016年办理食品药品各类案件232起,同比增加625%,罚没款195.2万元,同比增加2078%。在抽检方面,改革前2015年抽检748批次,不合格16个批次,合格率97.9%,改革后2016年抽检2283个批次,不合格10批次,合格率99.6%,农产品抽检280个批次,合格率100%总体抽检数量及抽检合格率均大幅提高。

总局调研组还实地考察了县市场监管局城区分局快检室,就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同分局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调研结束后,总局调研组负责同志表示,石家庄市赵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食品安全监管力度较大,群众满意度较高,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为总局此次课题调研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将尽快形成调研报告。课题调研组有关同志同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希望石家庄市局继续推进和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机制建设,加大检验检测能力,提升执法效能,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