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星】易卫华:有一种力量叫责任
易卫华,中共党员,文学博士,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诗经》学会会员,河北省《周易》学会会员。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省级教学团队成员,省级精品课(《中国古代文学》)主讲教师。
如沐春风的课堂
易卫华老师是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的老师,从任教以来,他始终都把本科教学当作自己的主业,当作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易老师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在于,在讲课过程中,他总要强调“要把文学现象置于特定的时空背景和环境中去探寻其价值和内涵,而不是就文学谈文学”,比如讲解《诗经》时,他总会挑选一些最具代表性的诗作,除了声情并茂的朗读外,还要结合历史背景,抽丝剥茧式地深入分析当时的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绪和抱负写作的。在他的课堂上,同学们学到的不仅是大量专业知识,而且在治学方法等方面也有很多的收获。
除了深入细致地讲解教学内容外,易老师还坚持开设“课前十分钟”的版块,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见闻来教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做人以及以后如何工作。同时,他还结合个人研究所长和文学院《诗经》研究的传统,为本科生开设了“《诗经》研究”“《诗经》导读”等和《诗经》有关的课程。为了使更多的学生认识和熟悉《诗经》,易老师还申报了学校的教改项目——“慕课背景下‘《诗经》研究’课教学改革研究”,并在教务处的支持下建设了慕课——“《诗经》导读”。
易老师说,我们不能只做“教书匠”,而应当传承一种精神,让课堂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热情。例如在“课前十分钟”的版块,他给同学们介绍《诗经》研究著名学者夏传才、王长华等教授的治学精神,介绍自己读过的优秀著作。易老师经常把夏传才教授在《我的治学之路》里的一段话讲给学生们听:“只要我坐到书房写字台前,握起笔来,就感觉自己还年轻,就产生信心和力量,好像什么病都没有了。能够像马克思老先生那样,面向写字台,坐在靠椅上,没有痛苦,没有依恋,安静地走向另一个世界,那是多么大的幸福啊!”从这些前辈学者身上,从他对优秀著作的介绍中,学生们感受到了那种对待学术的执着和细致严谨的治学精神,很多学生深受启发,后来陆续考取研究生,走上了学术研究的道路。
勤勉向前的学者
易老师同时还兼任着教研室主任和中国诗经学会秘书等职务,除了科研、教学工作外,他还要抽出一些时间处理教研室和诗经学会的事务,这些累加在一起,其工作的强度是可想而知的,所以他的研究生都说易老师总是那么忙忙碌碌的。当被问及为何要如此忙碌时,易老师说,我是做《诗经》研究的,《诗经》是我们学科的优势研究领域,我有责任把它传承下去,不能辜负前辈学者的期望。
熟悉文学院历史的人都知道,文学院《诗经》研究的传统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已有六十余年的历史,在这一研究领域先后涌现了李松筠、夏传才、王长华等著名学者,并以其独具特色的研究风格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易老师始终以这些前辈学者为榜样,通过自己的科研和教学自觉地传承着这种传统。近年来,他围绕《诗经》研究,先后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河北省社科基金、河北师范大学博士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作为第一主研人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毛诗》与中国文化精神”的研究。他和王长华教授合作完成的《<毛诗>与中国文化精神》一书获得了“第十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此外,他还在《文艺理论研究》《河北学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等国家及省级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众多《诗经》研究论文,在学界产生了较好的反响。
为繁荣《诗经》研究,我校夏传才教授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与众多著名学者一起创立了“中国诗经学会”,秘书处就设在文学院,夏传才教授、王长华教授相继被推举为会长。在会长、秘书长的指导下,作为秘书的易老师始终努力做好学会的各项工作,例如两年一届国际学术年会的筹备、《诗经研究丛刊》的编辑、学会网站的运行以及和文学院共同举办的夏传才教授追思会,等等。这些工作也得到了学会领导和会员的认可。他说,虽然我稍微累一些,但这些工作义不容辞,我一定要把它做好,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前辈学者的嘱托和信任。
温润如玉的君子
易老师戴着一副无框眼镜,经常穿着白衬衫,不急不躁,儒雅温煦,他不断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着身边的学生,帮助学生成长。例如在不定期举行的和研究生、本科生的见面会上,学生们都会谈及自己近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通过对这些情况的了解,易老师帮助大家仔细分析碰到的各类问题,并且结合自己的经验给大家提出很多建议,这时的易老师更像是一位有经验的长者,一位亲切的好友。
此外,他还牺牲休息时间给文学院学生社团——乾元国学社(2017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国学社团)做辅导,鼓励大家阅读经典著作,并为国学社举办《诗经》系列讲座,通过这种方式,师生们聚在一起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学相长。学生曾经说:在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风范。
除了课堂,我们还经常会在文学院古代文学“问道”学术沙龙上一睹易老师的风采。在这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上,大家能感受到易老师对于学问的一丝不苟。他也常常鼓励本科生要多参加这样的活动,希望同学们去感受那种剑拔弩张讨论问题的氛围,激发起心底那种对真理的崇敬,进而能以一种实事求是、激扬奋进的姿态来搞好学习和研究。
这就是同事和学生眼中的易老师,他淡如秋菊,温儒和雅,却让你感受到一股坚毅,一种力量。这坚毅和力量,统统来自为师者的责任。
(供稿:文学院 执笔:刘万川;编辑:网络新闻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