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工科生和他的“二十四孝”

04.01.2015  12:06
    

    河北新闻网讯(燕赵都市报记者孙磊)课题研究、毕业设计、就业择业,是现在的研究生面临的“三座大山”,许多研究生为此焦头烂额。可是河北科技大学的材料学研究生何阳,在完成学业任务之余,联合同学创作了“大学生版二十四孝”,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许多学生自觉对照,规范反思自己的行为。

    一名工科研究生,面临着沉重的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而又如何创作出受到广泛好评的“大学生版二十四孝”的?走近何阳和他的创作团队,发现一名工科生和他喜爱的传统文化的故事。

     1 工科生从小爱好国学

    “纵使风景千般好,不如长假归家早。儿行千里母担忧,常报平安系心头……”这是河北科技大学研究生何阳牵头创作的“大学生版二十四孝”前两句。这组“大学生版二十四孝”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版二十四孝”共24句话,每句话14个字,共336个字。分为孝敬父母、团结同学、尊师爱校、修身好学、服务社会五个部分。采用七言句式,上下对仗押韵,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其中还包含了常回家看看(纵使风景千般好,不如长假归家早)、教父母上网(教会父母用电脑,从此沟通无代沟)、大学爱情(爱情来了虽自由,父母意见要征求)、处理同学关系(摩擦矛盾虽难免,沟通体谅是关键)、远离网游(网游可玩不可溺,不做宅男逛校去)等热点话题。

    发起创作“大学生24孝”的学生叫何阳,是河北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工程专业研究生。二十四孝作为我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在现代的教育教学中已经极少出现。那么作为一名工科研究生,何阳如何会了解二十四孝,甚至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作出新的阐释呢?

    何阳的书桌上,放着一本《四书五经经典释读》。在宿舍里,他还有《论语别裁》、《群书治要》、《北大国学课》、《道路自信:中国为什么能》。这让他在工科研究生里,多少有些另类。同一个课题室里有两位同学,一位和何阳同级,一位比他低一级。在他们两个的书桌上,满满地摆放着笔记本电脑、实验模具、理论教材。

    何阳说:“因为我从农村出来,又是家中的长子,家里人觉得让我从事一些技术性的行业,找工作更容易。其实我一直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上大学时就读一些人文社科类的书籍。读研之后,创建了一个国学聊天群,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经常交流心得。平时我还在网上更新一些二十四孝故事和国学知识。

    有些同学回复说,这些都过时了,二十四孝故事又带有神话色彩,一点都不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何阳说,在大学本科阶段,他自己也有过不努力的时候。后来他开始反思自己,认为大学生不好好学习,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顺。现在有些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贪玩任性;有的以自我为中心,无法与同学和谐相处;有的崇尚权势,喜欢炫耀高富帅、白富美,花钱大手大脚;有的没有远大理想,得过且过,直到快毕业时才后悔。由此,何阳萌生出创作一个“大学生版二十四孝”的想法。

     2 学习互联网传播理念

    与何阳接触是在新年前夕,这一时段节日尤为集中。感恩节刚过完,马上迎来圣诞节和元旦。校园中总会遇到兴高采烈的女生,怀里抱着大个毛绒玩具,有时手里还拎着包装精美的苹果。宿舍楼门前的小广场上还有卖纪念品和礼品的摊位,刚刚吃完午饭的学生们挤在摊位前挑着礼物。

    何阳心里就纳闷: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过洋节?为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反而少人问津?喜欢从互联网上获取知识的他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他拿微博上粉丝众多的公众账号打比方,这些公众账号传播的形式别出心裁。定期会通过一段视频动画或者幻灯片的方式更新,使得本来枯燥乏味的知识性内容,一下子变得形象生动起来。

    中国人本来不过圣诞节,可是借助商业宣传,在互联网世界中掀起一股狂欢,使每个人都被裹挟其中。如今西方的“洋节”俨然成了年轻人的必需品。何阳想,年轻人接受知识的渠道已经发生了巨变,传统的说教、宣传,很难产生作用乃至形成影响力。“寻求理论上的创新,只有在理论上是先进的,‘大学生版二十四孝’才有生命力,才能传播下去。”何阳说。在征求“大学生版二十四孝”修改意见的过程中,他们同时向同学们发出了征集:关于孝道文化的文章、真实案例、名人名言、孝道故事、网络文章、微小说等等。“大学生版二十四孝”定稿后,还要制作漫画、墙画、动画等。

    何阳是保定人,父母务农。2014年暑假,他最初创作“大学生版二十四孝”的时候,在电话里告诉了父母这个消息,他们就说了一句“”。这一个字被何阳看做是鼓励和支持,从此专心投入到创作中。资料浩如烟海,一个人忙不过来。他就从国学聊天群里招募了四个志愿者:李龙威、孟欢、于梦爱、王培坤,组成五人创作团队,从6月初开始着手“大学生版二十四孝”的创作。

    河北科技大学今年1月19日放寒假,何阳说今年大家晚回家一个星期,凑在一起继续进行一些修缮和补充。“大学生版二十四孝”创作团队有一个聊天群,群里大家一边聊天,一边创作,大家已经习惯了这种节奏。平时大家还有学业,准备复习考试,只能依靠平时的点滴时间,互相沟通。

     3 面临毕业仍然坚持创作

    不分时间、地点学习创作,对何阳来说,逐渐成为一个常态。

    还有一年,何阳就要走出学校,步入社会。目前这个阶段,正是他们最紧张的时刻。“现在好多同学都去找工作了,我还在做课题,随时与导师沟通进展,学校里的事情放不下,还没开始找工作。现在工作不好找,刚毕业的工科生工资都挺低的。”何阳说。

    这些同学从大学二年级到大学四年级都有,何阳还是研究生,处于不同的阶段,他们的时间也很难保持一致。平时大家都要上课,于是各自分头找资料,找时间凑在一起商量。食堂、图书馆、教学楼的走廊中留下了他们的背影。五个年轻人凭着一腔热情,在短短两个星期里就完成了“大学生版二十四孝”征集意见稿,正文加上解释将近2500字。“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主要是资料太多,需要人手。

    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份意见稿在网络发表之后,网友的反馈如雪片般飞来,而且这些反馈大都是点赞。

    更令他们五个人没想到的是,征求意见稿在网上发布以后,还吸引了媒体的关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相继对他们进行了报道。有一天何阳接到了父母的电话,“在电视里看到你了,挺好。”又是一句话,可是何阳知道,从生性不善表达感情的父母嘴里,说出这样一句话,对自己意味着多大的肯定。

    “大学生版二十四孝”也受到了学校的关注,河北科技大学相关部门专门召开座谈会对团队表示支持和鼓励。五个人的脚步没有停下来,“大学生二十四孝”的版本前后经过了数次变化。当记者拿到最新版本时,比当初征求意见稿有了改头换面的变化。只有9句话与原来的内容相同和相似,改动了近三分之二。

    学期末的校园里,学生们的脚步变得更加匆匆。期末考试就要来临,每个人都争分夺秒复习考试。何阳倒是显得并不紧张。和他交谈的过程很轻松愉悦,对于即将到来的毕业和就业,他有着准备,并不像大多数人那么慌张。

    而对于“大学生版二十四孝”,他也没有放弃。尽管现在同学们都在忙着复习考试,他还是通过聊天群布置着任务,和团队保持着联系。

    新年前夕,何阳在聊天群里发了一条信息:分析近几年有关校园的网络热点事件,创新借鉴其宣传形式。大家随即分头搜集。而何阳合上厚厚的资料簿,还要继续准备他的课题报告。

    更多善行资讯请访问 善行河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