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最后一公里”:河北“快递神器”为何难神气?
在省会青园小区内,一位物业人员正在介绍智能快递柜。龚正龙摄
□本报实习生 刘长远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龚正龙
“快递神器”成摆设,背后是市场博弈
“每天存入的快件不过两三件,甚至一连几天无人使用。”日前,笔者在河北省会石家庄青园小区采访时,物业人员周全考指着摆放在门房内的智能快递柜说。
笔者看到,智能快递柜大都安放在小区内较醒目的位置,类似超市的智能储物箱。整排智能柜中央设置了类似ATM取款机一样的扫描区,在屏幕上输入手机号验证身份,然后键入密码,对应的小格子会自动打开。尽管这种“快递神器”被石家庄、唐山、保定等地的多家社区、办公大楼引进,但使用率十分低,甚至成了无人问津的摆设。
“快递神器”难神气,背后的原因无非两个字:利益。
“谁占有快递业末端市场谁就拥有主导权,所以谁都不希望新竞争者杀入。”一家快递公司的河北负责人直言不讳地指出,目前的智能快递柜大都由第三方公司设计生产,这些公司原本并不经营快递业务,而是见物流业蕴藏巨大商机,试图进来分一杯羹。“如今他们把快递柜投放到社区、办公大楼,这就是在抢占我们投递的末端市场。谁会心甘情愿合作?”
快递公司不愿和第三方公司合作,智能快递柜的使用便成了快递员的“自选动作”。“这玩意儿的确很方便,可咱用不起啊。”采访中,一些快递员反映,目前智能快递柜论件收费,大件6角,中件5角,小件4角,费用由快递员自己负担。“使用智能快递柜,一天下来至少会支出40元,一个月就1200元啊。我们的月收入也就3000来元,用这种柜子是方便了,但过日子可不方便了。”快递员小郑说,“我们还是靠腿送更省钱。”
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电子商务系主任马书刚教授说:“就技术含量而言,智能快递柜很容易设计,快递公司或电商企业完全可以自己做,据我所知,目前一些快递公司已开始尝试自建智能柜了。”马书刚说,如果大家都这样做,结果又会回到重叠式资源浪费的老路上去。“要想根本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问题,还需要有关部门从战略高度综合考虑,统一布局。”
政府加强引导,逐步建成共配体系
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雍兰利教授指出,物流业是个庞大的产业,涉及多方利益多个环节,政府应积极主动地介入,制定规则、规范竞争,“最好的办法是尽早引入‘共同配送’机制。”
“所谓‘共同配送’,指的是多个企业联合起来,在城市配送时共同由一个第三方物流公司统一来提供配送服务。”雍兰利教授指出,共配体系一旦建立,第三方物流企业可在配送区域内实行“精确配送”,统筹安排配送时间、次数、路线和货物数量,成本由多个上游物流企业分摊,“不但可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还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建‘共同配送’当然是很好的办法,但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各快递公司‘各自为战’、不愿让利第三方公司的问题,所以还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扶持。”马书刚说,对第三方公司,政府可进一步推出系统性的鼓励措施或优惠政策,在用地审批、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在车辆入市、网点布局上提供方便,甚至还可成立共同配送技术辅导专门机构,给予必要的技术指导。这样,第三方公司在承接快递末端配送业务时,价格会更低、服务会更好、效率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