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70岁的“高级护工”

14.07.2015  11:25

——省会张玉录兄弟精心照顾瘫痪母亲

最美人物评选

本栏目由市供销社直属单位滨河绿都公司独家冠名

□本报记者 王 欣

这是一本手写的《母亲护理日志》,封面上标注:注意每天早、中、晚测量体温并记录,经常测量血压,每天倒痰,早晚各一次。随便翻开一页,2013年12月18日,周三,表格从左到右依次为三餐时间和食量、翻身时间和次数、喝水时间、小便次数及量、服药提醒等。这只是10年来,张玉录写满的38本《母亲护理日志》的其中一本,很多纸页已经泛黄、卷边,但张家五兄弟对母亲的爱与孝始终如一。

有 心

凡事仔细,不让老人受委屈

7月7日,省会54所小区,记者转了好几圈才找到13号楼,比约好的时间晚了一点。刚走上3楼转角,就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穿着朴素的老人站在门口,看到记者,他往前走了几步,脚步有点蹒跚。他就是张玉录,五兄弟中的老大。“我今年70岁了,别的古稀老人可能到这岁数都需要别人照顾了,我却自学成了一名高级护工。”他边带记者往家走边笑着说。

这是一个普通的二室一厅,干净而整洁,南边卧室的窗边躺着一位老人,鼻子里插着胃管,喉部切开安装了金属插管,下身插着导尿管。从2005年12月31日到现在,张玉录的母亲已经在病床上躺了近10年。10年间,张玉录和弟弟们从一开始对患脑梗母亲的“手足无措”,到后来对其日常护理的“运筹帷幄”,用坚持与细心,减轻了母亲的病痛,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孝老之星”。

母亲患病后,就丧失了语言功能、行动功能和吞咽功能,常年卧床,一日三餐,不管是蔬菜、肉还是粥,都要打成糊糊用注射器通过胃管打进去。一顿饭,一次20毫升要打上15次才够。”张玉录对记者说,老人卧病在床,如何护理一定要心如明镜,“比如,一次性的导尿包每月一换,引流包一礼拜一换,用来冲洗、消毒的生理盐水,一个月用25瓶,必须准备好。一开始,我们还得请医院的护士来家换,花钱不说,人家还嫌麻烦,如今我们都能上手了。

有 情

感恩母亲的付出,无以为报

张玉录今年70岁,最小的弟弟也年过五旬,90岁的老母亲是他们最大的牵挂。兄弟们还小的时候,父亲在外当兵,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拉扯着5个儿子。“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我们这五个兄弟可没少让母亲受罪,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都给我们了,自己经常饿着肚子去地里干活。”二弟张玉海眼圈红着对记者说,“老人得这病了,是受罪,但我们绝不让她受委屈,每个人都尽所能让她安享晚年。

在张玉录少年时代的记忆中,母亲从来没有跟任何人红过脸,邻居们关系非常融洽,兄弟们结婚后,儿媳妇也个个懂事、孝顺,家庭的和谐与老母亲“大气、宽容”的为人处世风格分不开。“2005年,我正好退休,二弟、三弟、四弟都上班、打工,五弟也不在石家庄。作为长子,我要做表率,多多付出。10年来,大家有时间了就过来帮忙照顾,没时间也没问题,我多干。”张玉录说,母亲在任何事儿上都不会斤斤计较,所以兄弟们之间也互相谅解宽容。“每个人都很孝顺,妯娌们也和谐相处,我这个做大哥的就放心。

采访中,远在沧州的五弟张玉河回来了,一进门,顾不上喝水,洗洗手就给母亲换导尿管。由于在公安部门工作,休息的时间不固定,但再忙,一有空他就开车回来看母亲。“父母把我们拉扯大不容易,现在无论做什么都无以为报。我们兄弟几个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他说。

无 怨

再苦再累,母亲健康就心安

采访中,话题又回到了《母亲护理日志》,张玉录对记者说,照顾好一个病人,最重要的是掌握她的身体规律和生活规律,做到心中有数。他拿出一本说:“你看,这一页我标注了给母亲吃了芦荟胶囊,大概24小时以后,母亲就会有便意,我们就做好准备。如果不记录,很容易就会手忙脚乱。”记者看到,每一页的最后一栏都标注着各种药的喂食时间,即使兄弟之间有交接班,一看记录,就知道哪种药吃了哪种没吃,很方便。

您自己身体也不太好,有没有心里特别难受,觉得特别累的时候?”记者问张玉录。他诚恳地说:“累是肯定的,但是心里非常安宁、坦然,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想着今天给母亲刷牙、洗脸、翻身、喂饭,感觉很充实,再累心里也甜。

采访结束后,张玉录和二弟张玉海开始给母亲准备午饭,有馒头、西红柿、西葫芦、瘦肉,分别做好、打成糊糊,晾一下端给母亲,一切工作都在安静地进行,但记者却感觉到房间流动的深情孝意。

链 接

本次活动开通多个推荐平台,分别为邮箱:[email protected];官方微信:shijiazhuangribao(可直接扫描本报一版的二维码);电话:96399、88629119。市民可发送“姓名+电话+地址+事迹简介”到以上平台,说出感人的故事,感动更多的人。欢迎爱心企业和人士帮助这些孝道楷模。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