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庄聚集数十家小作坊
加工再生纤维形成产业污染环境 当地各部门态度不一
《黑心棉作坊藏身深州玉米地》追踪
本报讯(记者 杨东)8月15日本报报道了衡水深州市北溪村乡西绿村玉米地内,多家用旧衣服、烂布料等原料加工再生纤维的小作坊藏身于此,肆意生产,污染严重。报道刊发后,引起广泛关注。然而,该乡东留曹村的村民反映,他们村的情况更为糟糕。对于这些小作坊的态度,当地乡政府、工商、环保等部门的说法大相径庭。
15日上午,东留曹村的村民致电记者称,在他们村村北,这些用废旧下脚料加工棉絮的企业有几十家,已经形成产业,污染严重,手续不全,根本没人管。按照村民的指引,11时许,记者来到了东留曹村村北的玉米地。此时正下着小雨,仍旧挡不住这些企业的加工生产。在入口处,记者看到一间锁着门的彩钢房,房顶上竖着“东留曹村工业小区”的牌子,门旁则挂着“东留曹村工业小区管委会办公室”的牌子,办公室内却没有人。走进“工业小区”,这里聚集着多家加工同类产品的小作坊,几乎每家的院子里都堆满了旧衣服、烂布料等原材料,十分脏乱,甚至一些随意丢到了院外。这些小作坊门前有的贴有“只做工业用途”等字样,尽管如此,这种环境下生产出的产品销往何处及用途仍令人担忧。
当日下午,记者来到北溪村乡政府。办公室一位姓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辖区内共有18家这样的企业,都有营业执照,是合法企业,他们从未接到任何部门关于取缔这些企业的文件。然而,一位自称西绿村支部书记的麻姓男子却称“不让干,都是偷着生产”。对于其营业执照是如何取得的,记者电话联系了深州市食品与市场监督管理局一位田姓局长,他告诉记者,这些企业都办理了营业执照,是国家鼓励和支持的类型企业。随后,深州市环保局给出了这样的解释:这里涉及28家企业,不是18家,因为无法办理土地证,都没有环评手续,他们多次下达过停止排污的通知,并在去年和今年5月两次断电,属于取缔企业。同时,他告诉记者,政府的相关负责人都签了责任状,对于这些企业的取缔,应该是由政府牵头,各部门配合。
昨日,记者从深州市委宣传部了解到,深州市政府已专门对此召开会议,目前,对这些小作坊已采取行动,但没有透露具体细节。
编辑: 双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