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港口岸综合港区扩大开放获国务院批复
黄骅港口岸综合港区扩大开放日前获国务院正式批复。8月27日下午,省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正式通报了这一信息。
“这是我省口岸开放史上的重大突破。”省发改委副主任宋立民介绍。作为我省(河北省)冀东南地区运距最短的出海口,黄骅港口岸综合港区的正式开放,意味着对我省腹地经济最具拉动作用的东南部出海通道就此打开。
956.6平方公里开放范围,为黄骅港中长期发展预留充足空间
正式开放来之不易。
据介绍,黄骅港综合港区自2009年3月开工建设,在当时国家暂停新批海港临时开放的不利局面下,经口岸部门和查验单位的不懈努力,2010年7月6日综合港区临时对外开放获得批准,8月1日正式开航运营,创造了自起步工程开工至对外通航,不足一年半的口岸开放纪录。港口建成运营即实现临时开放,这在国内也是绝无仅有的。
随着黄骅港综合港区吞吐量的不断增长和新的码头泊位陆续建成投产,只靠临时对外开放已远远满足不了运营需求,综合港区迫切需要尽快获得正式开放的资质。此次综合港区对外开放历经两轮征求国家相关部门意见,两次上报国务院审批,能在今年就获得国务院批准实属不易,综合港区也成为我省开放最快的口岸之一。
水运口岸的开放范围是经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部门批准的、允许航行国际航线船舶进行装卸或过驳作业的水域和陆域范围,开放范围之外不允许开展上述业务,且一经界定不容拓展。可喜的是,此次黄骅港综合港区口岸获准开放的范围达956.6平方公里,岸线38.3公里,泊位29个,基本涵盖了黄骅港现有规划利用岸线和绝大部分水域,为黄骅港的中长期发展预留了充足的空间,可满足黄骅港今后几十年的发展需要。
综合港区的对外开放,让黄骅港由单一煤炭输出港向多功能、综合性口岸跨越,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此次国务院批复综合港区开放泊位共29个,而港区已建成泊位只有12个。正式开放后,综合港区将加快建设液体化工、散杂货、粮油、矿石、原油等各类码头泊位17个。“港口功能将更加丰富,综合港区将名副其实。”宋立民说。
冀东南地区受益最大,我省口岸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
从港口的辐射区域看,黄骅港口岸综合港区正式开放后,我省冀东南地区是最大的赢家。
我省的秦唐沧都布局有大型港口,但唐山港、秦皇岛港的腹地主要还是我省北部,以及辽宁、内蒙古东部地区。受运距影响,以往我省冀东南地区的进出口货物,大多走青岛港、日照港,甚至黄骅港毗邻的天津港。因为开放时间较晚,距离冀东南最近的黄骅港反而深陷重围,难有作为。而今,黄骅港口岸综合港区获准对外开放,不仅打通了我省中南部的开放通道,扩大了冀东南、山西、河南、内蒙古等腹地范围,更进一步完善了我省口岸开放格局。
根据《黄骅港总体规划》,黄骅港包括煤炭港区、综合港区、散货港区、河口港区四部分。与其他三个港区不同,综合港区以散杂货、集装箱、成品油、液体化工品、原油运输为主,承担着临港工业服务、腹地物资中转运输和综合物流服务等功能,对于拉动冀东南外向型经济发展作用最大。
“开辟一条航线不亚于引进了一大批好项目,开放一个口岸相当于搞活了一方经济。”宋立民介绍,从2011年起,黄骅港成功跻身亿吨大港。集装箱码头从无到有,从内贸发展到外贸,吞吐量从1.1亿吨增长到2014年的1.8亿吨,进出口总值从6.5亿美元增长到38.3亿美元,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我省将进一步加快综合港区查验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尽早通过国家级口岸开放验收,早日向世界宣布黄骅港综合港区正式开放。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李 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