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清华版“非升即走”为何让人担心“赶跑好老师”?

29.07.2014  12:20

    时值7月,清华大学新一批教师续任/解聘工作已经完成。校方大概没有预料到,方艳华老师的转岗和闫浩老师的离开引发学生热议。“非升即走”政策是否需要调整、教师评价体系中学生的发言权有多大,成为公众讨论的热点。(《中国青年报》7月28日)

    “非升即走”作为大学教师聘任政策,其实早已在美国的大学中被普遍采用。所谓“非升即走”,即大学教师在聘期内或聘期结束之前,如果得不到晋升就要离开学校另谋他职。这一政策的初衷,恰恰是为了保证大学师资人才队伍的活力与质量。事实上,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大学同样并不例外,教师是否能够保持 相对稳定与绝对流动,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与淘汰机制,对于优化大学的人才资源与结构来说,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按说,对于长期以来就被端成“铁饭碗”的国内大学教职而言,由于过于稳定与缺乏竞争与淘汰机制,必然会形成职业惰性,继而严重的拖累大学科研与教学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非升即走”这一大学教师聘任政策,本该是国内固化的大学人事制度最急需的一味良药。引入这一政策的“鲶鱼效应”,及其对大学人才结构与 资源的优化,更当值得期待才是。

    那么,何以清华大学对于“非升即走”的践行,反而引发不小的争议乃至反对呢?不可否认,任何人事政策的改革都难免要触动奶酪,由此而引发助力与反对,当然并不意外。不过,当异议并非直接来自因新政离职的教师,而是学生在为被解约的老师请愿鸣不平,恐怕并不能简单的以维系既得“奶酪”来加以解释。

    遭“非升即走”政策淘汰的教师,居然是受学生认同且让学生受益匪浅的教师,这的确令人匪夷所思。学生在教师评价体系中究竟该拥有多少发言权,当然可以讨论,“非升即走”是否赶走了好老师,也理当反思。不过,假如因此便质疑“非升即走”制度本身,却有将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之嫌。

    事实上,学生喜爱的授课老师,有着“清华第一助教”之称的教师反被淘汰,除了暴露出大学对于教学的轻忽之外。“非升即走”在国内大学的橘生淮北,恐怕才更亟待反思。同样是“非升即走”,而且层级都有讲师、助教、副教授、教授之分,但此“”其实非彼“”, 相比国外大学教职的职业化,并更多基于教学、科研、服务的专业性和原创性由同行专家进行严谨的评审,国内大学职称晋升却更多有着行政化色彩。尤其是相比国 外大学为了避免“近亲繁殖”,规定不得从本校应届毕业生中招聘教师,而国内则恰恰相反,“近亲繁殖”不仅蔚然成风,更是相当盛行的潜规则。如此大学生态之 下,其实注定了大学教师的晋升,职称的评审,很难真正做到客观公平,而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非升即走”,导致逆向淘汰,也就并不意外了。而这恐怕才是 “非升即走”在国内大学引发争议的真问题。

    基于上述视点,对于国内大学固化的人事制度,“非升即走”制度的引入当然相当必要。但唯有让大学教职的“晋升”真正回归学术本位,而不是与行政化的职称混为一谈,并通过学术自治确保相关评价机制的客观公正,不会逆向淘汰赶跑好老师的“非升即走”,才能免遭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