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出版集团发布《转型中的中国科研》白皮书
“中国现在正处在一个转折点上,可以预期的是,今后5年会有大量的外国学生从全球来到中国求学,就像80年代日本曾经出现的情况那样。”一位来自西安的科研人员在接受关于《转型中的中国科研》白皮书的访谈时表示,随着中国的科研投入持续增长,科研环境不断改善,许多外籍的科学家和学生已经开始来到中国。
白皮书《转型中的中国科研》是根据自然出版集团对1700多名中国一线科研人员进行的问卷调查和当面访谈时所收集到的信息而完成的。这些科研人员都曾在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期刊上发表过文章,而这份白皮书被认为是对处在关键发展期的中国科研进行“把脉”。这也是国际出版商在中国推出的第一份该类报告。
人才从外流到“海归”
白皮书首先将科研的核心资源——科学家作为关注点。调查显示,推动我国科研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人才回归。近年来,有大批科学家从海外归来,并且这种“海归”模式在未来会更加明显。根据接受调研的科研人员的数据显示,有85%的人计划5年之内回国,他们出国主要是为了开阔研究视野和增加经验,而不再单纯为了更高的薪水。
白皮书认为,这种“海归”的趋势,反映了中国在全球科研地位的日益提升,以及科学家对中国科研环境的持续改善充满信心和对国家未来不断增强的信心。
另外,鼓励海外人才回国的“千人计划”政策,也是增强中国科研实力的有效手段,目前已成功引进许多资深科学家。例如,清华大学引进的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施一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引进的获得国际量子通信奖的华人科学家潘建伟等。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留洋科学家回国,他们带回了专业知识以及更具国际视野的科研文化和实践,使长期困扰中国的“人才外流”已经变成了“人才流入”。在此次调研中,几乎所有的受访者和近1/2的问卷调查回复者,都是在这一波海归浪潮中回国的。
“编制”致使科研技术人员短缺
白皮书认为,要让这些科学家有更大的发展并留住他们,就需要实施相关政策和资助计划,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并解决其担忧的问题。为了对此有更好的了解,白皮书调查分析了科研过程的三个重要阶段:即科研资助、科研实施和科研传播。
其中,关于科研实施阶段的调查发现,虽然中国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博士生和科技人员,但在回复问卷时,许多科学家却苦于缺乏博士后研究员和实验室技术员。这与西方博士后过剩的情况正相反。
“技术员其实通常只需要硕士就够了,但学校都要求必须有博士学位才能拿到编制,而这就将一些本来够格的硕士研究生排除在外。但博士生往往都更倾向于做讲师或是研究员,而不愿意做技术员。技术员在体系里不受重视。这是一个难题。”来自西安的一位学术带头人在访谈时说。
作为科研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经验的博士后能让学术带头人更有效地利用时间,还可以在指导年轻学生和员工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有能力的技术人员可以在研究工作中使用各种复杂的设备和技术。白皮书认为,科研机构应当建立一个均衡的人力资源结构,如此才能使科研回报最大化。
另外,撰写论文通常是科研工作的最后一步。大多数受访者表示,每周要花一个工作日以上的时间撰写论文,有些人甚至要花一半以上的工作时间写作论文。来自上海的一位学术带头人就表示,“大学里的论文写作课程,我感觉没有起到效果,基本上还只是关注语言问题,并没有解决逻辑结构问题”,对于缺少论文写作培训的问题,也在白皮书提供的数据中有所显示。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刘珺认为,中国科研正处在一个转折点上,白皮书中的一系列建议和解决方案都基于第一手的广泛调研,目的是帮助中国科研在转型过程中更加成功。如果科研部门对此加以完善、细化和实施,中国就不仅有机会成为科研强国,更可以建立一种深厚的创新文化,确立全球科学技术领导者的地位。
白皮书以中英文两种语言,面向全球发布,具体内容可以到http://www.nature.com/press_releases/turning_point_cn.pdf进行下载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