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文:粮食进口增加只是表象
“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业发展形势最好的背景下,粮棉油糖肉奶六大农产品都要进口,而且还在不断增长。这是新形势下出现的问题。”12月28日,在“清华三农论坛”上,中农办主任、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陈锡文表示。
陈锡文说,2013年粮食进口,包括大豆,净进口8402万吨。今年到11月份,就已经进口8860万吨,估计全年会首次超过9000万吨。其中,大豆将近7000万吨,进口的谷物约2000万吨。谷物进口接近国内产量3%。
值得关注的是,因为价差的存在,导致走私发生。陈锡文说,从这两年开始,越南向中国走私大米的量非常大,甚至不比海关进口的数量少。新米上市的时候,越南大米价格3370元/吨,中国大米达到3800-3900元/吨。
在WTO贸易体系下,为保护国内农业,通常采用关税配额制。陈锡文说,当时中国承诺的配额,小麦是963.6万吨,现在用了400万吨;玉米720万吨,用了300-400万吨;大米532万吨,包括籼米和粳米各266万吨。
“在配额之内,关税只有1%,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超过的话,关税提高到65%。”陈锡文分析说,看起来配额还没有用完,国内农业发展还有踹息机会,但是考虑到生产成本提高很快,仍然形势严峻。
回顾中国加入WTO,陈锡文回忆说,1990年代末,因为中国农产品价格低,认为农业竞争力最强大,“别的领域一放,可能全军覆没。”
因此,在农业领域,中国做出了重大让步,1999年,在全球各国农产品进口关税45.2%的时候,中国农产品进口关税15.2%。这一关税水准是世界最低的。不过,即便如此,国外产品都无法进入。
随着时间推移,十多年时间过去,国内外农业形势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说,国内外价差扩大形成“堰塞湖”,中国成为世界库存地。
陈锡文说,一方面,自己要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资源利用更合理,更有效;另一方面,随着国力的增强,在制定国际规则的过程中,要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至少得说的上话。
“归根结底来说,尽管农业发展很快,但终究赶不上社会对农产品需求的增速。因此导致进口不断增加。但这只是表象,问题比这更为复杂。”陈锡文表示。
12月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成为明年六项经济工作之一。陈锡文说,进口不断增加只是表象,问题比这更为复杂。“在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讲‘三农’的篇幅是最大的。”
包括四点,一是,国内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已经超过国际市场;二是,国内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三是,对谷物的补贴到了极限,面临黄线;四是,生态环境对农业亮起了红灯。
“农业政策不是单独的产业政策,而是复合的社会经济政策,农业效率再高,农民没有活干,收入上不去,照样造你反。这是必须看到的。研究这些政策,不讲国情,不讲发展阶段,什么都研究不成。”陈锡文说。
目标价格调解资源配置
同样是因为国内农产品价格高于国外,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继续坚持市场定价原则,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
在论坛上,这一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参事杜鹰解释,目标价格制度是一种与特定农产品的市场价格相挂钩的补贴方式。目的是在农产品价格波动,通过价差补贴的方式,来补偿种植农户的收益,达到促进农业平衡发展的目的。
2014年,新疆棉花的目标价格为19800元/吨。实际上,棉花形成的价格是13500元/吨。也就意味着,按照目标价格和实际价格的差距补贴6300元每吨。不在试点地区的内地,每吨补贴只有2000元。
相对于2013年,棉花收储价格20400元/吨,价格下降了600元/吨。杜鹰认为,尽管棉农利益受损,但是盘活了整个产业链。陈锡文说,根据调查,内地农民每亩地要亏损650元,但是补贴只给200元,明年就不会再种。这样价格就会回落。“这主要是为了让棉花种植向新疆集中。”
至于大豆,陈锡文说,尽管巴西大豆运到连云港完税价格是4000元/吨,中国的价格为4600元/吨,但是,今年中国还是提高了目标价格为4800元/吨。“提价的原因在于,不能让国内的大豆种植面积再下降。”
“因为进口的大豆绝大部分是转基因大豆,除去转基因争议,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大豆是蛋白质含量高,国外大豆是脂肪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低。中国大豆可用于豆浆、豆腐,否则不好吃。”陈锡文说,考虑至此,国产要有1000万吨。
另外,日本、韩国喝的酱汤,是以大豆为原料经过曲霉发酵制成的豆酱。也必须用中国的大豆。陈锡文说,留一些余地,1300-1400万吨的大豆是要保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