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里善行老人 大报大台争相采访

15.10.2014  12:26

新闻到底 《84岁老人坚持捐款24年 连绵秋雨都没阻挡住行善的脚步

9月,本报曾连续报道了84岁苏福林长年坚持向多人捐助的报道后,无数市民被老人的精神所感动。苏福林老人的事迹也引起多家中央媒体的关注,昨日上午,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光明日报的记者纷纷赶至苏福林老人家采访。

 ■捐款24年,苏福林说“这都不是事”,助人已成为他的生活方式

■本报正能量新闻屡屡登上央视,彰显省会是一座“大爱之城  

■央视记者听苏福林讲述。

新闻闪回

省会市民苏福林,84岁,从1990年到现在,坚持捐款24年,捐的钱数不清,受捐的人更数不清。24年,退休金从每月180元涨到2406元,老人把绝大多数都捐了,只留几百块给儿女。24年间,他骑着自行车到处捐助,从轮子飞快到慢慢悠悠,变的是白发苍苍,不变的是慈善之心。

□文/图 本报记者 南开宇 首席记者 谢鑫名

现场 虽然得知媒体采访 老人仍如平常穿着破旧衣服

昨日上午,在本报记者带领下,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中央媒体的记者来到苏福林老人的家。

大儿媳开门一瞬间,便被庞大的采访阵容“吓住”,不仅惊问:“这都是来采访我爸的吗?

而此时,苏福林老人却淡定地坐在客厅,整理着古文集。虽然得知有中央媒体前来采访,但老人仍是一身破旧的服装。“我的钱都用来捐助给需要的人了,这些年很少给自己添衣物,孩子要买我都不让。主要是原来的衣服虽然旧了,但仍好好的,既然能穿,何必花那没必要的钱,不如捐给需要的人。”苏福林老人自顾自地说道。

由于苏大爷耳背,央视记者和人民日报女记者等人分坐老人两侧,开始了这次“费力”的采访。采访中,老人的一沓旧报纸引起了众记者的兴趣。在这一张张报纸上,记录的都是一篇篇困苦群众求助的报道,“16岁儿子患重病 父母吃馒头咸菜攒钱”、“女童白血病 尚需30万手术费”、“8岁女孩右腿轧断 治疗仍需上百万”……在这些报纸上,每篇都留有人名、地址、电话或银行账号。这些,都是近几个月老人曾捐助过的人。

在摄像机镜头前,苏福林老人对一次次捐助如数家珍,每件事都能详细道出每个人的情况和当时去资助时的现场。听着老人朴实的讲述,所有媒体人都被老人的行为所感动,不时有人默默抹去眼角的泪水。

讲述 做善事不间断一月间看望8岁女童7趟

苏福林老人进入媒体视野,还要从今年9月说起。9月11日,在淅淅沥沥的雨中,一位老人步履蹒跚地走进中国银行盛世长安支行,再次进行捐款。这位老人的举动感动了银行工作人员,银行的一位保安拿起手机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故事。随后,记者专访了这位老人。

年轻时,苏福林在石家庄煤矿机械厂热处理车间做工人。1990年退休后,便开始捐款帮助他人。那时退休挣180元钱,家里过得紧,但是苏大爷仍坚持省出部分钱捐助。之后的24年间,苏大爷一直坚持每月拿出部分钱捐助。退休金慢慢提高了,捐款的数额也逐渐多了起来。如今,苏大爷退休金有2406元,除了留下五六百元生活费,其余的都捐了出去。记者看到在他的银行折子上,共取了两万余元,而这些钱基本上都送到了急需帮助的贫困人士手中。

24年来,老人骑着自行车到处去捐助,从报上看到有谁需要帮助,他就会尽自己一分力,家附近各大银行都留下了他捐款的身影,省会各大医院也都留下了他看望贫困患者的足迹。

近一段日子,老人的事迹不断在网络上流传。不少媒体赶来采访苏福林,这让老人有些不解。“这都不是事儿,怎么总有人要采访,让我连正事都耽误了。”苏福林老人说。老人口中的正事就是帮助需要的人。

虽然近来很忙,但老人行善的脚步从未停歇。此前,记者曾同老人一起单程3小时,去省三院看望藁城梅花镇东庄村断腿的8岁女童若涵。当天老人拎着两大袋东西,先骑自行车,又倒两次公交车,辗转近三小时赶到医院。看到女童的惨状,近一个月来,老人又6次赴医院看望孩子。

昨日,记者再次拨通若涵妈妈曹佳丽的电话。电话中,曹佳丽说到苏大爷的善举哭个不停。“他年纪那么大,已经来了七次了,每次都给孩子带东西,真是个大好人!”曹佳丽说,他们要了老人家的地址,今后有空了要把苏大爷当自家老人对待,要常去看望他。

小若涵已于前天出院,过几个月准备去北京或上海进行下一步再造整形手术。而治疗需要的钱仍差80多万。苏福林老人表示,今后还会持续关注这个可怜的孩子,尽力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

赞赏 平民善举体现国人的善和美

昨日在采访苏福林的闲余时间,有媒体记者动容地说,前几天,他们在网上看了本报报道的苏福林的事迹之后深受感动。这位好人身上有几个耀眼的数字,比如年龄,84岁;行善时间,24年,捐钱数额,虽然没有统计总数,但每一笔都有千斤重,是实实在在地做善事。更难能可贵的是,老人就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但做出来的事儿让人竖起大拇指,正是有像苏福林这样的老人,他们一点一滴地坚持做着好事,用心地践行着一个凡人的善举,展现出一个中国百姓的美和善。

值得一提的是,本报报道的像苏福林这样的正能量故事,近几年来多次受到央视等媒体关注。仅2013年由燕赵晚报首发的正能量报道先后十余次登上了央视,其中向清洁工和学生献爱心的“豆饼哥”姚彦君;小小年纪挑起家庭重担照顾盲爸爸的“最孝姐妹花” 裴聪悦、裴悦然;在急流中救人的30位民警和200位市民组成的石津灌渠大营救群体及从小罹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仍决定在身后捐献器官的女孩赵苗等多篇报道登上央视《新闻联播》。此外,晚报首发的《大义肇事司机微博寻人》、《苦命小白菜守护癌症晚期叔叔》等一批报道也先后被央视《焦点访谈》、《新闻直播间》等栏目进行报道。由中国晚协主办的《中国晚报界》第227期头版头条《正能量报道反响强烈央视等跟进燕赵晚报新闻》,报道了燕赵晚报正能量新闻产生强烈社会反响,引发央视等媒体关注的经过。这说明石家庄的好人好事屡见不鲜,石家庄是一座“大爱之城”。

编辑: 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