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人在北京:旧货堆里淘金 儿子是北工大研究生
王东琴一脸的满足
国庆长假第二天,王东琴的日子和往常一样忙碌。从报国寺卖旧书,到城南旧货市场里卖旧货,再到现在的小店,她经营了18年的店铺,连个正式的名字都没有。“家里穷,母亲去世早。我小时候,只上过三年小学。”她穿着一件旧衣服,站在店铺门口,迎接着一批批来寻找记忆淘旧货的人们。
不仅是旧货更是记忆
王东琴生于1970年,和城里同龄的女性比,她黝黑的脸上多了很多皱纹。她的店铺,位于广安门外红莲南路旁的“双安红莲花卉分市场”里。这个市场有几十家店铺,其中有大概十家左右的店铺,情况和王东琴类似,是以前三路居“城南旧货市场”的老商户。还有一些商铺是年初从改造的报国寺市场搬来的。
昨天下午,她的店铺里来了几位客人,有的人淘换旧军品,有的人淘换老茶杯。约有十来平方米的小店铺,最多只能站三个人。其他的地方,都已经被各种各样的旧货堆满了。“我这店里,没有值钱的古董,只是一些旧货。”王东琴边说边整理着一大摞早年塑料皮的旧日记本。
仔细看看,这里有数不清的物件,都曾经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玻璃拉丝的花瓶,玉式玻璃的水具,都曾经是北京家庭茶几的“标配”。带饭送饭用的保温桶、浇花用的洒水壶、老座钟、磁带录音机,铁皮玩具火车头,都是我们以前的伙伴。
历经了旧货市场的兴衰
王东琴,河北邯郸人。说是邯郸人,可她老家在邯郸紧西头的农村,去趟邯郸要走近200里,是靠近太行山脉的山区。家里一共四个孩子,她是老二。由于母亲过世早,她上了三年小学便回家照顾父亲和弟弟妹妹。20岁那年嫁给了同村的丈夫。
结婚不久,大姑子在北京当兵,便把丈夫带来了北京,丈夫边打工边做旧书的生意。1997年,王东琴也来到北京,二人在西四环附近租了一间小房,带着3岁的儿子。丈夫在医院做临时工,她自己则在宾馆刷碗。每周四,二人会带着自己收来的旧书,到报国寺市场摆摊。
2003年,城南旧货市场成立,王东琴成了最早的一批商户。收购旧书的时候,也接触到一些收藏品、怀旧品以及生活旧货,王东琴的小摊上便摆起了这些东西。“哪来的?不怕大家知道,其实就是去各个废品收购站收来的。”她负责看摊,丈夫和弟弟负责进货。
在城南旧货一干就是十年,直到2012年城南旧货市场拆迁。后来到红莲等市场短暂周转后,前两年便来到了这里。此前城南旧货名声在外,许多剧组会去那里收旧货当道具。
如今,怀旧风潮仍然猛烈,不值钱的生活旧货居然也有了网上“代购”。有人给一些旧货拍照片后传到网上出售,若是有人购买,便来这里“拿货”。
儿子是北工大研究生
王东琴的儿子,如今已是北工大机械工程专业的研究生,这是她最大的骄傲。
儿子考上大学,土里土气的王东琴当时在城南旧货市场摆摊,这个消息被摊主们知道后,大家纷纷向王东琴祝贺,让她觉得颇有“扬眉吐气”的感觉。如今儿子读研究生,一个月的生活费是1000块钱,笔记本电脑也买了。“我觉得儿子很懂事儿,他不抽烟不喝酒,偶尔会跟同学们聚个餐,除此以外不乱花一分钱。”
王东琴说,生活挺好的,她很满足。儿子跟她说,妈,咱现在不穷了,您偶尔也吃点儿好的,出去玩玩啊。“可是,我哪都不想去。”王东琴说,除了老家、邯郸、北京,没去过其他地方。“我长大的那个地方就是山,山下就有一条小河。你们城里人去旅游,其实不就是看这些东西嘛。我没见过大海,可是,儿子在电脑上给我看过大海的照片,也就是那么回事儿。”她爽朗地笑着。
王东琴依然穿着十多年前买的旧衣服,节假日站在摊位前,向客人们出售着这个城市角落里的点滴记忆。
本报记者张硕 文并摄 J233
(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