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产业技术研究院成为创新发展引擎
如今,引进一名领军人才,组建一个创新团队,兴办一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带动一个新兴产业,培育一个新经济增长点,已成为邢台市特色县域产业创新发展的路径。截至目前,邢台市已成立玻璃、汽车、电线电缆等6家产业技术研究院,相继涌现出沙河玻璃的袁坚团队、任县机械制造的华电数控团队等10余个博士团队,开发出一批原创性、国际领先的创新成果,成为该市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今年初,邢台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611”工程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确立了以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引领的创新发展思路,由产业特色鲜明的县(市、区)分别与一所省属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一个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按照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和“政府主导、校企合作、市场化运作、服务产业”的基本思路,打造科研开发、产品检测、人才引进、人才培训、决策咨询的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公共服务。
作为全市最早一批成立的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已经成为当地玻璃企业竞相结交的“技术导师”,越来越多的企业或为提升产品质量、或为寻找新的投资项目,把目光投向研究院。沙河当地一家企业利用研究院研发的技术,投资10多亿元建设1条日产50吨的大吨位浮法高硼硅耐热防火安全玻璃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将填补国内空白。
无独有偶,清河县汽车技术研究院与湖北华工研究所合作研发出了一种新材料——PPE,这种材料不仅无味无污染,产品废品率还由原来的5%降低到0.1%,少有的废料还能回收利用,仅原材料每年就节约上千万元,可在短期内推动企业产品迈向高端市场。
产业上档升级依靠核心技术,而研发核心技术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则靠高科技人才来支撑。体制活、环境优,才能集聚人才、多出人才。邢台市专门设立创新创业人才专项资金,在项目启动资金、研发用房、风险创业投资等方面给予引导支持,充分调动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同时也探索出了一条开放式的紧缺型人才培育之路。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产业技术研究院已变身为“孕育”人才的基地。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就引进包括工艺、热工、机械、自动化等多个学科的30多名大学毕业生。武汉理工大学已将其作为“研究生科研创新基地”、“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和“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截至目前,邢台全市引进的科研人员已达到280余人。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