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车补这么低,以后不出差”释放怎样信号?
7月16日,《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下发,备受全民关注的公车改革在酝酿20年后全面启动。按照新方案,我国将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司局级每月补贴1300元、处级 800元、科级及以下500元。地方补贴标准不得高于上述标准的130%,边疆民族地区和其他边远地区标准不得高于150%。新方案出台后,有官员估计,裁去90%公车,每年省下1500亿,也有的官员说:车补这么低,以后不出差了。(《中国经济周刊》7月29日)
因为失去既得奶酪而引发情绪失衡与宣泄,要说本是人之常情。在这一点上,当然不必强迫官员成为例外。既然如此,对于“车补这么低,以后不出差了”这类情绪化的官员语录,其实无须太过在意,或是过度阐释。毕竟,车补与出差,本是两码事儿,车改的目标也并非以每月的车补将出差费用也囊括在内,既然车改并不会影响到正常的公务差旅费报销,以“不出差”来宣泄对“车改”的不满,当然也就无关实质,更多不过是情绪化的表达罢了。
不过,即便“车补这么低”并不会直接导致公务员“以后不出差”这般严重的后果,但是,对于官员们的抵触情绪,的确还不能过于轻视。公车改革的进一步推动,尽管只需落实便有望节省下可观的财政开支,但“省钱”显然不应是车改的终极目标。不难设想,因为车改加码所引发的抵触与懈怠,即便不会直接影响到正常的公务差旅,但是否会引发公共服务的减少或打折,这恐怕并非杞人忧天。
乍一看来,“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确说不过去,“给多少钱办多少事儿”,要说也再合理不过。于是,公车改革之后,专车没了,车补又不高,既然只有省下的才是自己的,做更多的事,提供更多的公共该服务,则意味着要花掉更多的车补,弄不好还得倒贴,官员们自然不会算不清这笔账。公务用车改交通补贴之后,如果省下的财政经费,最终是以公共服务缩水为代价,当然有违初衷。
而按理来说,公车改革的终极目标,其实更应是限权与提效并举,二者更是缺一不可。取消领导专车,节省公车开支固然是一方面,但更为关键的却是对特权的限制与剥离,而公务出行的社会化求解,则是消弭公务特权的第一步。至于公务用车改交通补贴,非但不应以公共服务的缩水为代价,恰恰应当保障公共服务供给的进一步改善与提升。换言之,公车改革更需对应公务提效,即在缩减不适当的公车开支的同时,更需加大公共服务的供给,提升公务绩效,并提高公众的满意度。相比公车改革所带来的“省钱”收益,后者其实更为重要,也尤需在公车改革进程中给予足够的关注。
基于此,“车补这么低,以后不出差”或许只是吐槽而已,但由此所释放出的信号,却不应被忽视。公车改革真正意义上的落实,除了在财政开支上加强管控之外,更需建立公共服务的承诺与追责机制。如何既实现财政开支的节约,又避免公共服务缩水,并提升公务绩效及其满意度,恐怕才是对公车改革的真正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