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来讲车德】让车德为“车轮上的中国”保驾护航
近日,就全社会汽车文明的建设问题,记者专访了连续两年撰写出版《中国汽车社会发展报告》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俊秀。王俊秀表示,一个成熟的汽车社会,不仅要在道路建设、城市规划等方面与之相匹配,更必须植根于道德和法律所构成的汽车文明土壤之上,而车德即是汽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建立起健康有序的汽车文明,“车轮上的中国”才能行驶得更远,汽车社会才会真正带给我们和谐与便利。
□河北新闻网记者 张 娜
如果忽视车德,“汽车梦”的实现将会是场灾难
记者:近一段时间以来,通过以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为代表的河北主流媒体的持续联动报道,车德问题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每个驾驶者都是车德践行者”的社会氛围开始初步形成。请问,您如何看待这种转变?
王俊秀:因为重要,所以关注。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多,汽车带给人们的烦恼已经超出车与道路、车与能源、车与环境这三对基本矛盾,而扩展到汽车与社会、汽车与人的深层次矛盾之中,无论是不是驾驶人都不能置身事外。
据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测算,北京市每天因堵车造成的社会成本达4000万元,相当于每年损失146亿元,而交通拥堵1/3源自不文明行车。我们可以算一笔账,如果北京车主都文明行车,消除因不文明行车造成的拥堵,每年可减少损失数十亿元。最重要的是,不文明行车还是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占全球汽车保有量2%-3%的中国,年事故死亡人数却占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20%,中国不仅是年产销汽车量最多的国家,还是世界上道路交通事故最为严重、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到了欧洲才知道,汽车数量不是关键,关键是具不具备汽车文明。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汽车梦”,但如果只关注“汽车梦”,而忽视汽车文明、忽视车德,个人的非理性行为将会导致社会的非理性状态,“汽车梦”的实现就会是一场灾难。只有当发生严重后果时,人们才会反思自己身上那些不文明的驾驶行为和习惯,到那时悔之晚矣。
有汽车没文化,驾驶人的文明意识亟待唤醒
记者:正如您说言,倡导车德对构建汽车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在倡导车德方面,您有哪些好的建议?
王俊秀:汽车社会是工业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汽车大规模进入家庭后的产物。从汽车数量上来说,中国已经跨入汽车社会的门槛;但从文化意义上看,我国广大驾驶人的文明意识还远远没有觉醒,“有汽车没文化”的现状亟待改观。
我认为首先要强化国人的交通规则意识。中国人刚刚走过自行车时代,习惯了任意穿行、随意停放的交通形态,如果没有从根本上树立交通规则意识,驾车时难免会习惯性地去争道抢行、违章停车。
还要改变国人“重内不重外”的公共意识。认为车是自己的,不能不整洁,车外是大家的,可以脏乱差,所以就出现了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此外,中国消费者往往重视汽车的安全配置,却忽略了自身安全驾驶习惯的养成。
此外,要扭转一些驾驶人的“炫富”心态。成熟汽车社会里汽车只是代步工具,而很多中国驾驶者追求大排量和高档次,有一种盲目的优越感。车让人还是人让车,这是每个驾驶员都会遇到的选择题,“行人优先”在法律中早有规定,成熟的汽车社会遵循“行人第一、自行车第二、汽车最后”的原则,而中国很多驾驶人则会由于盲目的优越感,做出相反的选择。
建设汽车文明,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记者:建设汽车文明会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要改变的事有很多。您认为,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各层面分别应该承担什么任务,发挥什么作用?
王俊秀:汽车文明作为一个综合的评价体系,不仅包括行车文明、用车文明,还包括高效有序的交通管理、公平合理的路权分配、推己及人的文明意识、克制谦让的驾车习惯等。因此,建设汽车文明要改变驾驶人的思维方式、开车方式,还要转变政府部门的管理模式,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转变驾驶人的思维方式,汽车企业应担负更多责任,在宣传中不应过分强调汽车的速度、排量、身份象征等概念。转变驾驶人的开车方式,既需要驾校的严格把关,也需要发挥舆论优势,把各种交通陋习置于社会舆论强有力的监督之下,形成“行车有序、停车有律”的文明交通环境。
我们的汽车社会刚刚起步,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将会更加有利于汽车文明的建设。这就需要政府部门改变各自为政的思路,建立更具执行力的协调机制。需要建立人性化的交通规划和规范,也需要让法律成为遏制“破窗效应”的利器,倒逼驾驶人文明行车。
当然,汽车文明更离不开“车德榜样”的引领以及广大驾驶人的践行,可以通过开展“最美驾驶人”评选等活动,带动全社会文明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