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对外科技合作成效显著
我省对外科技合作取得了优异成绩,充分利用全球资源、扩大科技对外影响,积极寻求合作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技术转移和产业化、培养本土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近年来,我省对外科技合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合作经费不断增加
“十二五”期间,我省共投入国际科技合作经费1721万元,支持了177项国际合作项目。另有一批项目获得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支持,获得经费4308万元。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资金保持递增趋势。
二、合作渠道不断拓宽
我省充分借助与我省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国外友好科研机构等渠道,不断开拓新的合作空间和合作形式,为科研机构、企业和高校创造更多的国际合作机会。如成功举办英国-贵州能源产业对接会,召开SKA第15届董事会,筹办多届贵阳国际生态文明论坛分论坛,举办中国(贵州)中医药国际研讨会,支持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及重庆旗能电铝有限公司签订了三方合作协议,邀请IBM全球志愿者服务队到贵州开展公益培训活动,先后组织了八批190多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赴德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芬兰等多个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洽谈,不断扩宽政府间和民间对外科技合作渠道,巩固和发展对外科技合作关系,不断拓展合作渠道和合作层次。
三、合作内容不断深化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通过搭建平台,建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项目扶持,带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如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通过引进德国食品包装材料中全氟烃类检测技术、化学品生态毒理模拟计算技术等,解决了我国关于难溶化学品、食品中非法添加物、食品包装材料中全氟烃类等化学品的理化和生态毒理测试方法及风险评估计算方法和模型技术的难题,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在西部地区建立了唯一一家与国际接轨的GLP化学品生态毒理检测和风险评估实验室。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通过与法国SNECMA公司合作,采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突破了风扇轴制造三大技术难题,国内首创“数控变参数切削加工方法”、“同一刀具实现对内外圆统一的加工方法”,形成了“钻孔夹具角向位置控制器”、“喷丸过程中喷射角度的测量方法”等专利技术,成为掌握风扇轴制造技术的少数几个国家,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依靠该技术,使我省成为大型民机制造基地及航空零部件转包生产基地,为我国自主研制民用航空发动机奠定了基础,填补了我国技术空白。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天文望远镜FAST项目已在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开工建设,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初具雏形,各系统陆续进入进一步实施阶段。该项目将给我省带来更多与世界各国科技合作交流的机会。
四、合作成果不断提高
国际科技合作的开展,提升了我省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创新能力,解决了产业发展的急需难题,为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责任公司,参与到国际大科学工程计划ITER项目的设备研制中,在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组织的招标中一举中标,成为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ITER屏蔽包层模块采购包不锈钢锻件供应商,获得总金额1.72亿元的订单。贵州航宇科技公司在美国通用公司LEAP航空发动机锻件项目147项产品全球招标中,中标64项产品,获得9亿元左右的订单,在国际航空锻造市场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成功跻身全球民用航空发动机锻件供应商,成为亚太第一大全球航空锻件供应商。
五、国合基地成果显著
我省共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按照“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的原则,各基地建设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成为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主力。贵州大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美国、新加坡、丹麦等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深入合作,成功创制出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植物病毒剂新品种“毒氟磷”,解决了水稻重点病毒病防控的重大难题,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6人,先后承办国际性、全国性学术会议14次,发表SCI文章5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3件,获授权发明专利8件;培养硕士博士52人,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五四青年奖章。基地负责人宋宝安教授作为团队带头人的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创新团队还获批国家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宋宝安教授今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贵州科学院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德国Fraunhofer分子生物与应用生态研究所合作,引进和改进了特殊化学品的理化和生态毒理测试方法,创新性地在西部地区建立与国际接轨的GLP化学品生态毒理检测和风险评估实验室,在化学品暴露评价、环境行为、毒理学和生态毒理学等多个领域开展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研究成果。与加拿大Alberta大学的专家合作研究,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软件与硬件一体的数据管理系统,在电子政务、电信等重点行业进行示范性应用。与美国英特尔公司的专家合作研究,解决了食品安全云服务平台架构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获软件著作登记权3项,基本形成了成熟的食品安全云工程软件体系。
贵阳医学院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等多地的学术研究机构在医学、药学领域开展广泛、密切的合作。开启了生命科学、医学、药学等相关学科交流合作的平台,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项及其他相关合作项目,经费共800万元。仅2014年,贵阳医学院国合基地举办学术活动60余场,引进瑞典卡洛林斯卡医科大学Jinjing Pei教授、瑞典乌普萨拉大学Jinping Li教授、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段毛利副教授、美国Temple大学医学生物技术中心主任Mark Feitelson 教授、香港大学周中军副教授等一批国内外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科学家为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是加快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措施之一。十三五期间,我厅将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提高合作效率和水平,通过努力提升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的能力,促进合作与交流机制更加完善,重点产业领域和关键技术对外合作与交流取得新突破。遴选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并力争将其纳入双边、多边政府合作协议,争取更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协同解决重大技术瓶颈问题,提高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企业拓展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空间,采取课题招标、委托研发、设立海内外研发中心、建立国际战略技术联盟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