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总局用质量管理手段推改革转职能
创新管理 强化考核
质检总局用质量管理手段推改革转职能
□ 本报记者 何 可
国务院把转变职能作为新一届政府开局要办的第一件大事来抓。质检总局作为国务院机构绩效管理6个试点单位之一,在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上,积极探索实行绩效考核。
今年年初,质检总局将党中央、国务院及总局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绩效考核指标中,其中,将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涉及质检部门的18项改革重点任务分解为29项考核指标,将总局2014年的90项主要工作任务分解为176项考核指标,将2014年总局反腐倡廉建设任务分工分解为27项考核指标。
突出考核指标的导向,确保将总局重点工作任务分解、细化、实化、量化为具体的绩效指标,加强动态跟踪、节点控制和日常监督,是质检总局推动改革、转变职能的一把利剑。
去年,质检总局发文数量较2012年减少12.2%;
去年,质检总局会议压缩38%;
去年,行政审批事项受理及时率100%;
去年,行政审批事项办结时限符合率100%;
……
作为第一家运用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内部管理的中央国家机关,质检总局运用质量管理体系核心理念,对总局机关实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上述成绩的取得也是水到渠成。
把打分权交给顾客
ISO9000,这套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强调提供顾客满意产品的管理体系,是现代企业质量管理中通用的要求和指南。如今,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管理理念被运用到了政府机关,并在我国的质量主管部门——质检总局生了根、发了芽,结出了累累硕果。
去年考入总局机关的公务员小曹,回忆起刚刚入职的那段时间,觉得“无缝对接”这个词最恰当不过。虽说是初来乍到,但没有丝毫不适应,“每项工作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各个环节有什么要求,体系文件中都有明确规定,需要我做的就是严格执行。”
质量管理强调的是管理过程的规范化,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可以有效消除管理和服务上的随意性,解决“人管人、人管事”的弊端。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质检总局办公厅质量管理体系和绩效管理办公室霍益亮的工作,就是跟这套管理体系打交道,在他看来,把质量管理体系管理理念引入政府管理,进一步实现了机关运作机制由“经验型”向“制度型”的转变。上岗培训不再是“师傅带徒弟”,同样的岗位也不会因为工作人员的新旧更替出现衔接不畅的纰漏。
此外,总局还专门对直属检验检疫局绩效考核采用第三方评价方式,把打分权交给了顾客,也就是质检系统的服务对象手里。
总局网站公众留言栏、12365投诉举报平台、产品质量申诉中心……各种渠道的畅通,恰恰印证了质检总局履行建设“人民质检”的改革目标。
5月6日,网络用户zsyqw通过官网平台向质检总局咨询“安哥拉的活龙虾能否空运进口”的问题,得到了动植物检疫监管司耐心答复;5月4日,网络用户jiangs向质检总局咨询“食品包装企业无台账应如何处理”的问题,执法督查司“秒回”……这些点点滴滴的工作帮助质检总局逐渐树立起质检为民的形象。2013年,全系统30多家单位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质检总局网站连续5年综合测评在中央国家机关列第2名,年点击数超过10亿。预决算工作在中央国家机关连续多年被评为一等奖。
绩效考核,是质检总局创新管理,强化工作落实的又一项重要手段,也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延伸。
用质检总局办公厅主任李元平的话说:质量管理体系重在“定程序”,着重解决谁来做、怎么做的问题;绩效管理则是对工作“量高低”,着重解决工作做没做、成效好不好的问题。
但是这考核工作并不好做。评分指标如果偏重于常规工作,可能会影响先进单位的创新热情;如果侧重于任务完成量,东部地区显然要比西部地区更有先天优势;如果倾向于上级部门的重点交办,那么很可能就荒废了本职工作……
李元平说,如何让绩效指标反映出被考核单位的主观努力程度,如何让沿海内地、大局小局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评分指标和考核方式的确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每一个指标和考核方式都是由各个司局上下反复讨论,经过全面深入沟通编制而成的。”随便拎出哪条,都经过了深思熟虑和反复推敲。今年4月4日,质检总局办公厅质量管理体系和绩效管理办公室主任俞晓丹在质检大讲堂上作了绩效管理知识主题讲座,里面有一段话:“今年,总局明确规定了指标评分标准应渐进提高,对于上一年度全部得满分的指标,原则上本年度不再设置,若确有设置必要的,则必须由考核部门对评分标准进行调整,提高评分门槛,让被考部门始终要‘跳起来摘桃子’。”
绩效考核中的这个“跳起来摘桃子”,确实让各个被考核单位感受到了压力和动力。不少考核成绩不理想的直属局和事业单位都积极行动起来,找问题、拿措施。
今年初,在深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质检总局最终出台了今年的绩效考核办法和指标,新一轮“考试”即将开始,总局机关和所属单位又准备大干一场。
“年终考”变成了“随堂测试”
为方便日常考核和管理,总局还在政务内网中设计开发了绩效管理系统,该系统共有5个子系统、59个2级功能模块、171个3级功能模块,基本实现了绩效管理从指标制定到日常管理、结果综合分析的全流程信息化。
“功夫在平时、记录在网上、结果全透明”,绩效管理系统的建立减少了以往绩效考核中的大量人力,也减轻了年底考核时一涌而来的繁重工作。霍益亮称,这相当于把“年终考”变成了“随堂测试”,所有的工作“即办即结即考核”,避免了年底倒旧账。
作为这个平台管理系统的受益者,地方单位再也不需要准备大量的文件和证明,逐项接受审批和检验。
“这下可好了,政务内网的办文办事与绩效指标相关联,上传考核印证材料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文件办理完毕后,印证材料就自然在考核指标中证明,不需要做第二次工作。”总局机关的同志对政务内网平台绩效管理系统赞不绝口,也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成效。
俞晓丹表示,绩效管理工作不能成为本职工作之外的工作,这样势必成为被考核者的负担和累赘。靠一个汇报、年底总结来证明工作成效、来论英雄,长此以往绩效考核必将流于形式。绩效工作应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通过日常工作记录证明自身工作和履职成效,完成本职工作。
目前,总局日均处理公文150件,通过运用政务内网的实时跟踪、及时提醒和限时催办功能,公文运转效率大幅提升;总局所有年度重点工作任务逐层分解成为考核指标,严格对应各司局、处室及个人,实施自动跟踪,形成一次性的督查督办,保证整个重点工作阶段推进和部署。
“岗位目标更加明确,人员责任更加清晰,工作过程更加透明,质量引领的导向作用和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充分显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蔚成风尚,工作任务、目标责任和质量标准落实更加有力有序,牢牢树立了人民质检的新形象。”这些都是在质量管理和绩效考核“双轮驱动”下质检改革所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效。《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