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赴渝现场办理重点建议案侧记

08.08.2014  11:05
  7月23日,大暑,重庆酷热。气象高温红色预警友情提醒,烧烤模式下宜减少外出。然而,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郎福宽却在此时带队赴渝,专题就全国人大代表李秋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的1342号《关于在财政收入增长放缓过程中积极稳妥开展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建议》做现场办理。   
  说带队,实则只有两个人。在渝两天时间里,他们轻车简从,行程紧凑,顶烈日、冒酷暑、下基层、搞座谈、解疑惑、纳建议,谦虚谨慎、求真务实、深入一线的工作作风深得代表和基层财政干部的赞许。   
  “真没想,我一个非专业人士,提了一个专业的难点建议,还被财政部列为重点建议案来办理。”儿科专家李秋代表坦言,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有待提高是社会共识,其原因既有多头管理造成“十个婆婆管不好一桌菜”的积弊,也有权力寻租的腐败诱因。特别是在当下,随着中国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未来中国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将成为一种常态,而支出又呈刚性增长,若要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用出绩效来,这不仅仅要有理财的智慧,更要有改革的决心。“由于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在国际上并不存在统一和规范的做法,加上现阶段我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改革正处于艰难的起步探索阶段,面临着诸多特殊困难、阻力和障碍,是一个棘手的难点问题。财政部敢于把难点问题当重点建议来办理,这需要莫大的勇气。”   
  “公共财政不仅要取之于民,也要用之于民,更要有效地用之于民;不仅要重投入,也要重产出,更要重实际的效果。”郞福宽表示,李秋代表以旁观者的身份看待问题,所提建议质量很高,很多意见建议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对进一步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很有启发和帮助。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经济到了增长速度的“换档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在这种严峻形势下,推进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对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缓解财政收支压力,促进财政可持续性发展,保障各项民生政策的落实,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也具有更深远的影响意义。   
  实际上,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已成为财政部共识,并被列为重点工作来抓。特别是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财政部的统一部署,围绕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稳步开展工作,基本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试点探索,“用财要问效,无效要问责”的绩效理念进一步树立,促进了各部门提高行政服务水平,推进了高效、透明、责任政府的建设,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但是,需要清醒的是,由于我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在绩效评价工作方面,确实还存在李秋代表指出的“绩效评价认识不充分,工作机制欠顺畅,评价制度不健全,部分评价指标欠科学,评价结果应用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这也是客观存在的。   
  “改革由问题倒逼产生,又在解决问题中深化,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不断推进改革的过程。我们必须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和解决问题的自觉,坚持问题导向,才能在绩效改革工作上取得新突破、打开新局面。”郞福宽坦承,我国现阶段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确存在许多问题。如“重分配、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思想还一定程度存在;绩效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对缺失,管理制度体系仍不健全;绩效评价公信力和权威性有待提高;试点面偏小、范围偏窄;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还未有机结合等等。   
  敢于直面问题,敢于迎难而上,敢于迎着困难和矛盾去开展工作,绝不能有问题绕着走,有责任更不能推脱,这就是财政部预算司办理本建议的态度。   
  据了解,自预算司收到建议案后,经多次与代表电话沟通,正式回复了本建议案的答复函。同时,按照财政部重点提案的办理要求,改“背靠背”的应对式答复为“面对面”的主动式办理,直面代表询问,当面汇报办理工作进展,以此打消代表顾虑,吐真言、说实话、建好议,切实把重点建议办成精品。   
  在建议现场办理会上,李秋代表高度评价了建议办理过程,对建议办理情况表示满意。重庆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代伟华主任表示,财政部对代表提出的建议高度重视,办理也非常到位,这是财政部紧密联系群众,紧贴经济发展实际,是有效巩固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具体体现。这项建议办理完成后,对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将有积极的推动作风,也是对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一次充分肯定。   
  为把预算绩效管理重点建议案办实办好,用扎实有效的工作成果来回应代表关切,财政部借来渝之机,在听取了重庆市财政局绩效管理专题汇报后,还特地赴该市九龙坡区、渝中区与基层财政部门座谈会,向建议代表外缘延伸,既“接地气”,又“吸地气”,通过认真听取基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总体情况、取得的成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下一步建议,吸各方所长,了解困难所在,收集详实信息,力求把建议案办得尽善尽美的同时,为后期做好顶层制度设计打下坚实的调研基础。
本网站转载信息只代表文章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河北财政信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