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建智慧城市 别忽视服务

11.05.2016  21:43

梳理各地近年来创建智慧城市的历程可以发现,一些地方把建设智慧城市单纯视为完善、提升城市管理的手段和途径,以为建设一个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布设很多视频监控点收集数据就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全部。

这样的举措对于实现城市管理信息实时传递、城市管理资源实时共享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更多的时候,城市居民却感受不到这样的智慧城市和自己的关联。

城市作为一个空间概念,在吸引了众多居民聚集的同时,也应该有宜居环境。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要以人的需求为中心,而智慧城市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一种全新模式,更需要体现这样的内涵。

智慧城市建设,老百姓要摆在第一位。”在工信部电子司一位负责人眼中,智慧城市应该具备“人气”。他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就是要围绕着给谁提供服务,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样一类基本问题展开。

今年2月,中央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把智慧城市服务方面的要求放在了同管理同等重要的位置,强调提升城市服务与管理的水平应齐头并进。

专家认为,智慧城市应该是一个能够实现空间和时间上不断自我感知、自我纠错、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的城市。

不能否认,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破解这些问题,各级政府做了很多探索和努力。而建设智慧城市,首先需要面对这些问题,围绕居民的生活、居住、娱乐、健康、教育、交通等领域,探索如何能够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人性化的服务。

中国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玉凯认为:“智慧城市首先是一个智慧政府。政府要做好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把握好总体规划和战略。政府要打通为民生服务的体制机制障碍。智慧民生建设要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

在无线网络和手机普及之前,民众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参与热情可能因为基础设施的因素制约而受到影响,但到了今天,各方面的条件已经具备,而且相关领域还呈现出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这一切,都为政府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只有城市管理的智慧城市建设,只是其中一面。重视为居民服务的智慧城市建设,是不容忽视的另一面。

文/河北日报记者 董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