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手中“藏品”换为真金白银

07.07.2017  09:52

  □记者  镡立勇  通讯员  姜浩然  路虹  郑京辉

  6月中旬,记者来到华北油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从机关科室到试验现场采访两天,深切地感受到科研人员睿智向上的力量,干部员工信心满满,迅疾的脚步里充满希冀……

  回望2016,研究院的干部员工是欣喜的,给予“丰收年”的评价一点不为过。去年完成科研成果转化26个,技术服务创效6900万元,产值创历年新高。

  今天的工程院,科研成果转化广度和力度前所未有。

  那么,2016年工程院是如何在低油价下收获6900万元产值的?

  “6900万元,这个数字是干部员工的集体智慧。”工程院院长胡书宝一开口就掷地有声,“今年,我们在完善‘一体化考核’办法、‘厂院结合’的同时,进一步固化‘大科研’攻关模式。

  工程院党委书记陈洪明则用一句话来概括:“既要保证科技创新的强劲势头,又要保证员工队伍持续稳定,鱼与熊掌一个都不能少。

  这两句话虽短,却透出很深的内涵:“一体化考核+大科研+厂院结合”,是成就工程院应对低油价、爬坡过坎的关键“利器”。

  受国际低油价影响,整个石油行业都在减少投资、压减工作量,工程院当年经费出现2000万元缺口。靠什么来弥补缺口?许多人对工程院的科研发展开始忧心忡忡。

  面对经营困境,工程院班子没向油田公司东讨西要,而是把目光落到内部考核制度改革上。今年初,“一体化考核”办法应声落地,对14个专业室实行绩效奖金考核。“解决资金缺口,就是扩大科技创收能力,这都是逼出来的思路。”工程院总地质师吴郁介绍。

  有这样一个例子值得深思:2017年,华北油田提高抽油机系统效率、闭环柔性控制系统经过17年攻关后,目前华北油田抽油机系统效率由原来的15%提高到30%,在中石油排名第一。令人欣喜的是,工程院对科研贡献大的个人和团队给予奖励倾斜。

  “发挥人才优势,形成了管理办法,扩大了科技创收能力。科研人员不仅能坐稳凳子搞研究,而且还能走进现场会服务。”吴郁说。

  毋庸置疑,制度是激活企业发展的原动力。观念变了,路子就宽了,解决员工积极性问题的答案就不难找到。所以说,像工程院这样的科研单位,必须克服怕这怕那的思想。

  如何破解油田深度开发的技术难题?像是沉甸甸的铅疙瘩摆在工程院班子面前。经过短时间的沉淀后,班子的意见是一致的:“变,是唯一出路。

  变,就是一改以往“单打独斗”的工作方式,实施多专业、多领域、多人才整合,让“大科研”产品进厂“下乡”,提速科研成果落地生根的“生长期”。

  2015年,接到埃塞俄比亚项目任务书,其项目涉及钻井室、采气室、酸化压裂室、作业室4个科室。为此,工程院调集专业室技术骨干,收集资料,仅用3个月就拿出项目初步设计方案。2016年10月,总经理袁明生在北京顺利与保利协鑫石油天然气集团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

  管理者的创新能力,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机遇。而对于工程院来说,科研产品就是“敲门砖”,优质人才就是“压舱石”。科研成果只有在集体智慧的碰撞下,才能更加成熟可靠。

  一个时期以来,工程院一直围着科研项目转,对科研成果转化的关注不够,使得“光闪闪”的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而现在,他们转换经营方式后,要让昔日的“藏品”换回真金白银的经济效益。

  这时,有人不这么看。理由是经营模式已经形成,观念不好转变,做好科研项目就万事大吉,科研成果转化似乎与个人没多大关系。也有人认为,眼前的科研成果已经是数不清用不尽了,又何必走技术转型的弯路。

  基于这种认识,年初,工程院领导班子决定,横向与采油厂联合攻关,打造“厂院结合”技术优势。同时设立院级科研项目,对实用型新技术展开攻关,改变采油厂对科研成果门槛高、不敢用的传统认识。

  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工程院水井酸化“过井口”装置在二连油田成功应用,原来施工一口酸化井要10余天,现在仅需1天,让人看到了戈壁滩上的“工程院速度”。目前,工程院完成酸化井27口,节约成本405万元。

  今年年初,工程院领导带领技术团队50天走访了6个油气生产单位,目的是摸清油水井工况,展示科研成果,让手中的实用型新技术嫁得“门当户对”。“我们的‘功图法计量技术’、‘抽油机井闭环柔性控制系统’等在生产中效果显著。”工程院副院长裴宗贤自豪地说。

  如今,工程院正在以创新、多元、务实的姿态阔步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