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驱动创新 共享创造价值
融合驱动创新 共享创造价值
——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稳中求进
2015年,在全球经济增速趋缓的背景下,新一代信息技术却依然保持快速地发展,全球信息技术服务产业也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全球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的区域分布特点鲜明:欧洲、中东和非洲市场年度合同金额最大,亚太市场增长最为强劲。各主要经济体国家以数字经济为驱动,开启新一轮产业布局;产业加速转型融合,IT巨头加快并购整合步伐;开源技术将成为信息技术创新的主流模式之一。
今年受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行业市场竞争加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增速放缓,但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2014年中国信息技术服务占全球份额已经达到30%,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已经进入发展黄金期,将进一步促进经济的转型发展。当前,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向高端不断延伸,呈现比较鲜明的趋势:互联网+将引发新的信息革命;智能制造将成为中国工业制造未来的主攻方向;创新创业潮流将推动技术创新呈现多元化趋势;跨界融合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旋律;智慧城市将迎来黄金发展期;O2O将撬动国内万亿元消费市场。面对各种新机遇和挑战,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产业联盟将在今后一如既往地促进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产业不断向高端、高附加值业务等方向进行创新发展,更好地培育和服务好国内信息技术服务企业。
鼓励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的传统企业转型
推动信息技术服务产业整体战略布局,加快研发创新和应用推广。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的国家整体战略布局指引下,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两化深度融合和各行业领域信息化建设工作落地。面向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着眼于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环节,加强面向行业的数据监测、商业决策、数据分析、横向扩展存储等解决方案研发与产业化,发展行业数据分析的深加工处理服务和内容增值服务。面向互联网+和智能制造领域,进一步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发展,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鼓励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的传统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转型主要有三种路径:即向互联网转型、技术纵向延伸、并购整合,而在向互联网转型过程中,只有那些具备庞大用户基础、极强用户转化能力、极强的平台粘性以及清晰盈利模式的企业才有望脱颖而出;技术的纵向延伸我们认为当前的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三大前沿技术以点带面开始逐步全行业铺开;并购则是具备协同效应如客户互补、产品互补且在行业地位较高的龙头才有望胜出。
营造良好产业政策环境
促进信息技术服务创新
在云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外包、数据服务、移动互联网等行业实施准入制度或资质细分管理,加强对行业的监管,规范行业市场秩序。
发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咨询、信息系统安全方案设计咨询、信息系统安全集成、信息安全工程监理、信息系统安全运维、网络安全应急处理、数据与系统容灾备份、电子认证、信息安全测评、信息安全认证、信息安全培训、电子取证、安全审计等信息安全服务和前瞻性、系统性研究工作,提高国内企业的信息安全服务能力。
完善数据、软件等托管、个人隐私保护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与标准规范,明确数据托管要求,对事关国家信息安全、企业信息和用户隐私的敏感数据,禁止在第三方平台上托管。呼吁政府主管部门尽快研究制定并出台“数据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
加强信息技术服务产业联盟、开源社区等组织机构的建设,推进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互联网企业与工业企业深度合作,推动基于网络的协同创新,打造互联网的产业链及生态体系。
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服务产品化、标准化进程,支持国内重点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开展信息技术服务支撑工具软件研发与产业化。引导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把握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等技术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新机遇,深化产业融合,实现业务升级。推动国内重点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发展信息技术整体解决方案,提供信息系统开发以及数据收集、处理、挖掘等一体化服务。
鼓励国内企业兼并重组
提升国际竞争力
支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不断丰富产品类型、完善产品结构,加快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并扩展客户资源,突破其由于业务单一、政策依赖强、竞争加剧等因素带来的企业利润减少等发展瓶颈。
支持龙头企业加强对具有业务特色、独特技术和研发能力以及客户IT系统的外包合作伙伴等企业并购,同时面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并购具备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成长性好、未来市场前景广阔的创新型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获得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完善专利布局。
支持具备条件的优势企业开展海外并购,加快“走出去”步伐。通过开展产品、技术、资本等活动,加大政策性贷款的支持力度,探索利用产业基金等资金渠道,支持企业重点开展研发、品牌、营销等多领域的海外并购。支持企业在海外进行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绿地投资与技术合作,建立研发中心,构建全球产业链生态体系。支持企业加强拓展海外市场的能力建设,充分依托我国的市场、人才等优势,借力全球创新资源,加大要素整合力度,增强全球交付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强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提高信息安全服务能力
依托国内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多方力量,集中研究并逐步实现突破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系统安全防护及系统恢复核心技术。大力发展开源社区和技术服务平台,为互联网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自主信息安全的基础技术支持。支持安全产品研发及推广,扶持互联网企业采购并部署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对中小微企业政府可通过统一采购等方式提供产品和服务支持。
强化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及管理,结合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系统特点,建立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核查机制,完善相应应急预案。在《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的基础上,不断健全信息系统安全防护国家标准体系。加强政企及合作组织的交流与协作,重点围绕自主信息安全技术创新、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应急联系机制完善等主题,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环境。
我国自主信息安全的能力和水平正在稳步提升。我国自主信息安全的技术水平、产业基础、人员素质以及国际大环境都较以往有很大的改善,部分环节的核心技术、信息安全能力快速提升,使国家对推动国产化进度以及在对外态度上更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