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引擎加速 沿海率先发展奏强音

16.10.2014  15:11

      河北的未来,注定与广袤无垠的海洋紧紧相连。
      2013年5月召开的省委八届五次全会作出全力打好四大攻坚战的重大战略部署,而第一大攻坚战就是要全力打造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增长极。省委书记周本顺强调:“要把沿海地区开放开发,作为河北实现由大转强的突破口和支撑点。
      渤海长风阔,发展正当时。
      一年多来,三大港口向打造知名大港的目标加速挺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沿海产业聚集呈“加速度”之势;以港兴产、以产带城、港产城互动的临港经济发展新模式正在形成……我省487公里的蓝色海岸线,传来阵阵率先发展的涛声。
      港口提档升级日新月异——
      规模扩大,三大港口全部跨入“亿吨大港俱乐部”;功能提升,前三季度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近四成
      9月19日,黄骅港20万吨级航道及配套工程全部竣工。随后,它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20万吨级巴拿马籍“春勇”号货轮。这是黄骅港在20万吨级航道工程完工后接卸的第一艘20万吨级货轮,也是黄骅港建成以来接卸量最大的货轮。
      纵观世界级知名大港,无不拥有比10万吨级更高规格的深水航道,这决定了码头等级的高低,进而决定了港口开发建设的规模。在业内人士看来,只有具备了20万吨级以上货轮的通行能力,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的国际贸易大港。
      这是黄骅港向知名大港挺进的关键一步。与此同时,唐山港、秦皇岛港也加紧向知名大港的蜕变,河北蓝色梦想再一次升级。
      然而,就在一年多以前,黄骅港20万吨级深水航道还是空白;秦皇岛港西港占据了主城区绝大部分海岸线而受到诸多掣肘;唐山港集疏运体系尽管有一定基础,但“唐山力争进入全国沿海开放城市第二方阵”的目标,要求唐山港发展得还要好、还要快。
      当时,河北港口货物以煤炭为主,秦皇岛港转运的煤炭占全国北煤南运下水量的45%,并与黄骅港、唐山港组成了我国最大的输煤港口群。“一煤独大”的货运结构亟待调整升级。
      港口是经济发展的龙头,只有龙头高高昂起,才能活跃全局。去年9月,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指导意见,作出“打造知名大港”的战略部署。我省港口着力转变以运煤为主业的结构,在矿石、集装箱、液体化工等方面逐步完善服务功能。
      一年多来,肩负着全力打造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增长极的使命,港口提档升级快马加鞭。
      港口规模扩大——
      2013年,全省港口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85亿元,居全国前列,今年又将投入170亿元。2013年,我省三大港口全部进入吞吐量“亿吨大港俱乐部”,通过能力达到8亿吨,稳居全国第三位。
      港口功能提升——
      以发展集装箱为突破口,我省进一步做强港口功能:1-9月份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30万标箱,同比增长37.2%。截至8月底,全省集装箱班轮航线达57条,通达国内外50多个港口。唐山港京唐港区液体化工码头铁路专用线工程通过验收。秦皇岛新港区集中建设以杂货、集装箱等为主的码头。
      港口大开发、大建设,引领带动沿海地区掀起大发展的热潮。
      产业聚集彰显后发优势——
      快速发展,沿海地区上半年生产总值增速比全省平均高0.5个百分点;绿色发展,引进项目力求干净、高端
      近日,记者来到曹妃甸首钢京唐公司,见识了一个没有废品产生的企业是如何运作的。该公司炼钢过程中产生的焦煤、煤气等都用作发电,工业废渣作为水泥原料循环利用,生产用淡水的一半来自海水淡化。而投资约500亿元的二期工程正加紧开展前期工作,将应用国际先进、环保的技术,不仅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兼具干净、高端等特点。
      大项目、好项目偏爱海洋。
      在生产要素全球配置的环境下,因为众多项目聚集,国际贸易量80%以上通过海运完成,全球GDP的二分之一左右产生于距海岸线50公里的范围内。
      向海发展,河北提出的目标更高:沿海地区不仅要率先发展,还要绿色发展。
      “力争经过3至5年的努力,使沿海地区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占全省的比重,由现在的三分之一达到二分之一左右。
      “河北的沿海开放处于后发地区,后来居上就要避免再走牺牲环境的老路,避免再搞过几年又要‘腾笼换鸟’的低端粗放的产业。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河北沿海如何谋求新跨越?
      大开放促进产业大发展。
      截至8月,曹妃甸综合保税区已签约项目30项,总投资约55.2亿元,产业涉及仓储物流、汽车零配件进口、黄金珠宝首饰加工等。以大开放促大招商、以大招商促大发展,今年,曹妃甸区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88个。中关村曹妃甸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华电重工曹妃甸海上风电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
      产业园区吸引优质项目聚集。
      以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临港物流产业园区、中欧产业园区、黄骅汽车产业园区等为依托,渤海新区每季度都有一批绿色高端项目开工、每季度都有一批绿色高端项目竣工、每季度都有一批绿色高端项目签约。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共有12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户,总投资达1361.3亿元;300多个“低散小”项目被挡在环保门槛之外。目前,北汽集团华北(黄骅)汽车产业基地项目已竣工投产,隆元盛风光能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年产20万只LED汽车灯具等项目破土动工,德国“云舞Ⅱ号”旋翼机飞机制造项目正在进行厂房设计。
      高端、干净项目聚集,沿海地区正在走出一条发挥后发优势的新路。上半年,我省沿海地区实现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3%,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
      港城港口产业互动发展——
      老港搬迁,秦皇岛三个“新区”并存互融;新城崛起,成为沧州和唐山新的增长点
      6月16日8时46分,秦皇岛西港搬迁东扩港区杂货集装箱码头工地。16辆工程自卸车一字摆开,将650吨石方填入围堤下的海水里。这意味着,秦皇岛西港搬迁改造工程东扩港区建设项目开始实施,给港口和城市都将带来重大影响的秦皇岛西港搬迁改造工程有了实质性进展。
      作为省重点工程,秦皇岛西港搬迁改造,集中体现了我省沿海港产城互动发展的思路。
      由于占据了主城区绝大部分海岸线,百年老港秦皇岛港与城市的矛盾逐步显现:主城区“临海不见海、近海不亲海”,城市布局优化受制约;港口老化严重,改造升级遇瓶颈。
      西港搬迁改造“一举三得”,成为港口、产业、城市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范例。该工程完成后,一个现代化新港区、一个临港产业聚集区、一个特色浓郁的滨海新城区将屹立于渤海之滨。三个“新区”并存互融,秦皇岛港口、港城、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崭新格局呼之欲出。
      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沧州转身向海发展,标志是渤海新区。该区充分立足港产城互动发展战略,拉开加快构建“一港(黄骅港)、一城(黄骅新城)、三组团(临港商务区组团、南大港组团和南排河组团)、九园区”的建设新格局。这个曾经人烟稀少的苦海沿边,逐步嬗变成世人瞩目的渤海明珠。2013年,全区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完成102亿元,同比增长15.5%。
      城市建设,既是新的增长点,又是调结构的着力点。
      我省经济重镇唐山,因煤而建,因钢而兴。曾几何时,开个矿、建个炉就有钱赚,却忽视了大海的存在。如今,伴随着煤炭行业“黄金十年”结束以及钢铁行业遭遇寒潮,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老路难以为继。唐山同样开始从“背海发展”转为“向海发展”,促进港口、产业和城市共同繁荣。唐山湾生态城位于该市南部沿海,总规划面积74平方公里。生态城现已完成起步区12平方公里的路网、水系、管线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低碳环保产业、滨海旅游产业、生活文化产业、国际教育产业、医疗健康产业等“五大产业”。
      蓝色引擎,提挡加速。全力打造率先发展的增长极,我省沿海地区开放开发正开足马力,向着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占全省半壁江山的目标破浪前行。

      来源: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