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绵蚜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01.08.2014  12:50
近期,在元氏、鹿泉等地的核桃园中发现了苹果绵蚜危害枝干严重,这在之前未曾发生过,已引起当地广大果农的高度重视。苹果绵蚜又称赤蚜、血色蚜虫,属同翅目绵蚜科,为进出口检疫对象,在我省主要危害苹果、山楂、沙果、山定子、李、梨、榆等,树干枝条和根系受害处形成许多瘤状突起,被覆许多白色绵毛状物。现就苹果绵蚜的发生规律和防治介绍如下: 一、发生规律 1年发生12~18代,以若虫在树干伤疤、裂缝和近地表根部越冬。5月上旬越冬若蚜成长为成蚜,开始胎生第1代若蚜,多在原处危害。5月下旬至6月是全年繁殖盛期,1龄若蚜四处扩散。6月下旬至7月上旬将出现全年发生高峰。被害部肿胀成瘤,绵毛成团,后期瘿瘤破裂,影响枝条生长。7~8月受高温和寄生蜂影响,蚜虫数量大减。9月中旬以后,虫口数量又有增加,到11月中旬若蚜进入越冬状态。 二、防治方法 1、加强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不从苹果绵蚜疫区掉进苗木和接穗等繁殖材料。核桃园建园时要远离苹果园,禁止在原苹果园址建园。 2、根部施药。4~5月间用50%抗蚜威可湿粉3000倍液灌根,以水渗透到根系部位为佳,或在5 月~6 月和9 月~10 月绵蚜发生高峰期根施10%吡虫啉可湿粉2000 倍液,可有效杀死寄生在根部的绵蚜。施前先将根部周围的泥土刨开,施药后覆土。 3、枝干涂药。春季苹果绵蚜活动初期,在主干或主枝上浅刮6cm 宽皮环,将10%吡虫啉可湿粉30 倍~50 倍液用毛刷涂抹于皮环,每株树涂药液5ml,涂药后用塑料布包好。或用脱脂棉蘸药液60ml 均匀铺在刮皮部,然后在药棉外围包扎塑料布。 4、树上喷药。在苹果绵蚜发生季节及时往树上喷药,可用药剂有10%吡虫啉可湿粉2000 倍液、48%乐斯本乳油1500 倍液、2.5%扑虱蚜可湿粉1000 倍液。喷药时期应在苹果绵蚜发生高峰前,即6 月上中旬和10 月上中旬各喷2 次。喷雾压力要大些,喷头直接对准虫体,将其身上的白色蜡质毛冲掉,使药液触及虫体,喷洒周到、细致,连片果园同时喷药,防止绵蚜扩散,以提高防治效果。喷药时要尽量选择毒性小的药剂,在天敌活动量少时喷药。 5、休眠期防治。休眠期的冬季和早春剪除病虫枝、刮除虫疤并集中处理,减少虫源;增施有机肥,复壮树势,增强其抗病虫能力。 6、生物防治。有条件的果园可以人工繁殖释放或引放蚜小蜂、七星瓢虫、龟纹瓢虫、异色瓢虫、各类草蛉和食蚜虻等苹果绵蚜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