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阜平村民一家三代守护“英魂墓” 36年与烈士为邻
河北阜平“柏崖惨案”48位烈士“英魂墓”。 于俊亮 摄
赵玉山在清洗“英魂墓”主碑。 于俊亮 摄
赵玉山在烈士墓园内锄草。 于俊亮 摄
赵玉山的家与烈士墓仅一墙之隔。 于俊亮 摄
中新网保定7月6日电 题:阜平村民一家三代守护“英魂墓”36年与抗战烈士为邻
中新网记者 吕子豪
7月6日早8点,一场新雨刚过,天空仍有些阴沉。65岁的赵玉山匆匆扒拉了几口早饭,放下碗筷,端起脸盆接上清水,扯块毛巾,绕过自家的围墙,走到院门外的“英魂墓”前。
他沾湿毛巾,先把墓地门口挂着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07工厂员工教育基地”、“郊山咀中心小学德育教育基地”两块牌匾用力擦干净。
赵玉山,现为中共河北省阜平县夏庄乡菜池村党支部书记。位处太行深山的菜池村有20个自然村,全村700余户、2000多口人,人均半亩多地,村民主要靠种玉米、小麦、土豆及外出打工维持生活,是典型的贫困村。1981年,赵玉山举家搬到了位于菜池村所属赤瓦屋自然村的“英魂墓”旁,开始为抗战烈士们守墓。
墓墙上的《柏崖惨案纪实》记述:一九四三年秋,日寇对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大“扫荡”,时任第三支队队长的军区锄奸部部长余光文同志带领后勤人员(医院、兵工厂、抗敌话剧团、中央画报社部分同志等),同时还有机要科科长张立同志(余光文的妻子)带着孩子,随第三支队由平山县跋山涉水秘密转移到夏庄乡柏崖村。由于敌人三天三夜的围追堵截,部队于傍晚抵达柏崖时,战士都已精疲力尽。部队虽安排了警戒,天拂晓时,被敌人包围。余光文部长当即组织突围,但因寡不敌众,兼对地形不熟,武器装备欠精,激战一个多小时,40多人壮烈牺牲,只有一小部分人突出重围。炊事班班长邵永顺同志带着余光文部长的女儿小宝乔装成老百姓才得以脱身。
敌人进入柏崖村后,由于叛徒出卖,张立和她刚出生三个月的儿子不幸落入敌人手里,敌人从她身上搜出的手枪证实她的身份。敌人对她威逼利诱,要她供出党组织和八路军的情况,张立自始至终昂首挺立,缄口不语。敌人恼羞成怒,在村口麦场剥光她的衣服,又一块块割她的肉,打断她的胳膊,又用刺刀挑开她的胸膛示众,并把她的儿子连同柏崖村村民张德贵的儿子先后扔到沸腾的开水锅里活活煮死,惨绝人寰,悲不忍赌。
今年已82岁高龄的村民周进国是当年柏崖惨案的见证者之一。他回忆说,当时日军冲进村后,将包括张立在内的八路军干部和村民包围,威逼利诱未果后,将两个尚在襁褓中的孩子扔进了熬着绿豆汤的大锅里活活煮死。“另一个男孩就是我的亲弟弟!”
赵玉山在刻有“英魂墓”的主碑前矗立良久。之后,他一一擦拭48块烈士墓碑,然后为墓地锄草,嘴里不停地念叨着:“纪念日(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要到了,给你们把家打扫干净。现在我们的国家强大了,老百姓也过上好日子了,你们安息吧!”墓地里,有经他一米米丈量好间距栽下的48棵柏树,青翠挺拔。他说,一棵柏树就代表着一个烈士英灵。
“1943年12月9日的那场惨案被杀害的不止这48人,死者应该在100名以上。”赵玉山说,惨案发生后,陆续有部分烈士遗体被家人领走,有48名烈士被就地安葬在柏崖村,另有一部分安葬在了阜平县烈士陵园。因最初的烈士墓地位于山上,道路崎岖,不方便学生们祭奠,上世纪70年代,当地政府将48位烈士的遗骨迁到了现在的赤瓦屋自然村,垒起了青砖围墙,还对墓地进行了3次修缮。
记者注意到,墓地中,一块碑刻为“魏烈士之墓”,许多碑刻为“抗战烈士之墓”。赵玉山介绍说,在此安葬的48位烈士中,有22位有名有姓,有22位无名无姓,另有4位有姓无名。
据资料记载,在这次惨案中,当时的晋察冀画报社中有赵烈、何重生、陆续、孙谦、石振才、李明、张梦华、李文治、韩栓仓9人牺牲,沙飞、杨瑞生、赵银德、王友和4人受伤。至今,时任晋察冀画报社主任沙飞及赵银德等人用鲜血和生命保护下来的上万张珍贵底片仍珍藏在解放军画报社。
“在这里住了30多年,脑子里从来没有出现过怕字,反而心灵上感觉更加平静。有这么多的烈士给我壮胆儿,他们是非常正义的人,是为维护国家利益和老百姓的利益牺牲的,释放的是一种浩然正气。”
“30多年来,心里一直延续着上小学时祭扫烈士幕的那种敬畏感,就像在学校里永远复习着这门课,一次次受着心灵上的熏陶和洗涤。他们都是亲人,离他们的墓地越近,感觉越亲切。”
“每当看到这些烈士的墓碑,就想到如今平静生活的来之不易,感到他们的牺牲价值所在。”
赵玉山说,妻子和一双儿女也常来墓地帮助除草,擦拭墓碑,一家人默默地用行动支持自己,毫无怨言。已经上高中的外孙女,常和学校的同学们提及烈士们的事迹,每逢节假日,还带同学们来墓地祭拜。前不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07工厂的领导班子和职工代表专程来墓地祭奠英灵,追思先驱,并给当地郊山咀中心小学捐款20000元。
谈到村民的脱贫和致富,赵玉山说,周边秀美的太行风光、丰富的水资源,年底将要开通的穿村而过的207国道至夏庄乡的公路,已吸引来保定的公司投资开发旅游项目。到时候,村民们在村边就能把山里的土特产卖出去,还可以经营农家乐致富。村里进行了土地流转,公司+农户发展林果种植,每亩地每年租金1000元,村民还可以到果园打工,男劳力每人每天70元,妇女每人每天50元。“2018年,全村就能整体脱贫了。”
阜平县隶属河北省保定市,是老区、山区、贫困地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挺进阜平,在这里建立了中国北方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阜平县政府。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所在地,被誉为“模范根据地的模范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