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效应弱化 稻米消费增加价难涨
近期,南方地区新季粳稻全面上市,市场粳稻供应数量增加,价格下滑压力增大,但由于在南北粳稻产区均已启动了最低收购价政策,东北地区收购进度更是超过历史最快水平,因此,可以预计在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支撑下,国内粳稻市场价格仍将保持稳定态势。
粳稻价格仍将维持稳定
近期,新产粳稻收购工作顺利开展,南北两大产区的粳稻均已处于集中上市期。
从价格来看,南方产区由于粳稻上市时间晚于东北,因此上市前期受供应影响,市场价格略有下滑,但在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拉动下,目前部分地区粳稻价格小幅上扬。监测显示,中部地区执行政策性收购的粮食收储企业粳稻收购价1.55元/斤,加工企业收购价1.47~1.55元/斤,比上月价格上扬。
而东北地区粳稻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局部略有波动。监测显示,目前执行政策性收购的企业粳稻挂牌收购价均达1.55元/斤,贸易商及加工企业收购价格略低,东部地区圆粒稻谷加工企业收购价1.51~1.54元/斤。
东北产区收购进度较快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黑龙江、吉林等7个粳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粳稻211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967万吨,增幅为83.94%。在政策支撑下,今年粳稻收购从上月初以来一直维持较快的收购进度。
黑龙江地区收购量以及收购进度均处于全国首位。据统计数据,自11月1~25日,黑龙江全社会收购主体累计收购水稻1249万余吨,比去年同期增加863万吨,增幅96.1%。而相对应地,截至25日主产区粳稻收购量为1821万吨。初略计算,目前黑龙江省粳稻收购总量已经达到68%左右。近期黑龙江省粮食局又公布了第二批2014年最低收购价稻谷委托收储库点36个,预计后期仍将维持较快的收购速度。
中晚籼稻收购主体有变
根据国家粮食局数据,截至11月30日,中晚籼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14年产中晚籼稻1792万吨,同比减少264万吨。
通过近两个月来的收购,国有粮食企业以及各级储备的收储和轮换任务已接近尾声,中晚籼稻市场的收购热度较前期减弱,市场收购主体逐渐向加工企业转变。由于国内大米价格走势相对疲软,大中型加工企业均以销定产,对稻谷采购持谨慎心态。
在最低收购价政策支撑下,中晚籼稻市场价格保持稳定。监测显示,湖北襄阳地区普通中晚籼稻政策性收储企业挂牌价1.38元/斤,加工企业收购价1.32~1.36元/斤;江西南昌地区中晚籼稻国有粮库收购价1.38元/斤,加工企业进厂价1.32~1.35元/斤。
销区大米购销日趋活跃
监测显示,北京市场东北圆粒大米批发价4440~4540元/吨,长粒大米批发价在4880元/吨左右,与前一周持平。上海市场江苏产优质粳米批发价4500~4520元/吨,东北大米批发价4840~4900元/吨,安徽产普通粳米批发价4150~4250元/吨,均持平。杭州地区黑龙江产长粒大米批发价在5500元/吨左右,黑龙江产圆粒大米批发价在4800元/吨左右,江苏产粳米批发价在4400元/吨左右,安徽产粳米批发价在4300元/吨左右,安徽产晚籼米批发价3800元/吨,均持平。福州市场江苏产普通粳米批发价4800元/吨,普通晚籼米批发价在3960元/吨左右,普通东北米批发价在5300元/吨左右,持平。广州市场东北米批发价在4640元/吨左右,普通早籼米批发价3720~3860元/吨,普通晚籼米批发价3900~4010元/吨,持平。
后期在节日需求的拉动下,预计大米销量将有所增加,但市场价格波动幅度不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