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铭记历史珍惜美好生活 创造中华民族灿烂明天
本报讯(本报记者) 9月3日上午,80岁的陈艳华从沈阳赶到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在父亲墓前献上鲜花,并同现场200多人一起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实况。老人的父亲1938年牺牲于涞水县紫石口村,年仅23岁。“父亲上战场的时候我刚出生还没有满月,直到1962年才得知父亲牺牲经过。”陈艳华眼含泪水,“今天隆重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父亲的在天之灵一定会感到欣慰。”
9月3日上午,我省广大干部群众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方式收听收看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实况。气势恢宏的纪念活动激发了燕赵儿女的爱国豪情,广大干部群众纷纷为祖国点赞,表示一定要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美好生活,把爱国豪情化为工作动力,为祖国和平发展作出贡献。
70多年前,热血青年投身抗日战场;70多年后,抗战老兵已耄耋之年。这次阅兵对于他们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9月3日上午,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病房内,近百位抗日老战士在子女的陪护下,早早守候在电视机旁。他们平均年龄超过85岁,有的正输着液,有的还吸着氧,但是他们的眼睛一刻也没离开过电视屏幕。95岁的老战士马振海参加过百团大战、黄土岭战斗等,他紧握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激动地说:“感谢党和政府一直挂念着我们这些老兵。如今,国家强盛、军队强大,战友们的鲜血没有白流!”
当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英模部队方队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时,129师司令部旧址院内,几位白发苍苍、身着绿军装的老人潸然泪下。94岁的八路军老战士董聚当年是129师12团战士,曾击毙敌伪军40多人。老人深情地说:“当年我们靠‘小米加步枪’战胜了侵略者,今天我们有了强大的国防力量,历史悲剧不会重演。”
88岁的封树军、91岁的刘发仁和89岁的李忠晓,这3位抗日老战士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一起观看了阅兵仪式。“无数英雄抛头颅,百万豪杰洒热血,迎来中华新崛起,各族人民祭英烈。”李忠晓老人在现场作诗表达他的激动心情。93岁的抗日老战士刘冠卿在家里观看了阅兵直播:“抗战老兵、英烈子女和支前模范乘车方队从天安门前经过的那一瞬间,让我想起了当年打仗的艰苦岁月,没有战友们的浴血奋战、奋勇杀敌,就没有如今的幸福生活。”
70载峥嵘岁月,70载发愤图强。在农村、在城市,我省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国豪情在燕赵大地激荡。
在清苑冉庄地道战纪念馆,英雄后人、老民兵后代及社会各界100多人集体观看阅兵仪式。已故老民兵李振旗的侄女李新婷眼含热泪地说:“国家现在这么强盛,二叔要是看到今日的威武之师,一定会感到自豪。”
在阜平县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全体工作人员和众多游客聚集到大屏幕前观看阅兵仪式。“观看阅兵让我真切地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中国人民不仅热爱和平,更有捍卫和平的能力。”讲解员周慧敏说。
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上百名游客聚在一起观看阅兵仪式。老党员郭海庆激动地说:“我们为祖国今天的繁荣富强感到骄傲和自豪,更不能忘记那些为了民族独立牺牲的革命烈士。”
9月3日上午,省台办组织召开座谈会,近百名台商、台胞代表及机关全体干部集中收看了纪念大会实况。“纪念大会非常大气,军容整齐,令人震撼!”石家庄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李宗兴感慨地说,抗日战争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记忆。来自新疆伊犁的河北师范大学新生依丽米努尔·依明江看完阅兵仪式后说:“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整个天安门广场,鲜艳的五星红旗像一束火焰在天幕上燃烧,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纪念活动激发了我省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动力,他们纷纷表示要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灿烂的明天。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这几年梁家沟村发展得很快,家家户户住上了别墅,好多人买了轿车。”9月3日上午,平山县西柏坡镇梁家沟村村主任韩志平在西柏坡纪念馆看完阅兵仪式后说:“下一步,我要从抗战精神中汲取新动力,在基层扎扎实实工作,带领全村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作为消防部队的一员,肩负着在和平时期保卫祖国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充分发扬抗战精神,不怕艰险、勇于牺牲、甘于奉献,圆满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各项任务。”承德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中队副指导员王贺表示。9月3日上午,该支队组织部分消防战士集体收看阅兵仪式。
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学生董盼盼前不久报名参加了征兵,即将成为一名光荣的大学生女兵。她在看完阅兵仪式后说:“我更加坚定了参军的决心,通过参军来表达我对祖国的热爱,争取做一名优秀的女兵,把不怕吃苦的精神永驻心头,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