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政务活化“神经末梢”
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属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主持的《第十五届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报告》发布,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政府网站运行和管理面貌明显改善,不及时、不实用、不回应、不可用等“四不”问题基本解决。更开放的数据共享、更多元的融合服务,成为政府网站建设的两大方向。
根据对903个全国部委和地方政府网站的评估,目前已有三成政府网站开展数据开放及应用工作;融合化服务有效推进,微博、微信、客户端及其他第三方平台为移动政务服务提供多样化途径。
全方位数据开放破冰
释放政府数据蕴含的巨大价值,是政府网站建设的重要工作。现实中,不少部门间没有打破的数据壁垒,严重影响着政府网上履职能力和服务的提升。刚刚公布的《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提出“加强政务公开平台建设”。全方位数据开放势在必行,不少部门、地区已开始探索尝试。
评估结果显示,目前约有25%的部委和32%的省、地市依托政府网站专门频道或独立平台,加强本行业、本地区政府数据开放。数据涉及宏观经济、交通服务、医疗健康等类别。
截至目前,全国有10余个省市建立了专门的政府数据开放网站。2016年,北京市政务数据资源网向社会全面开放378类数据集,共计160余万条数据记录,涉及38个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同期,上海开放数据集735个,涉及40个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
同时,近年来“食安测”(食品安全应用)、“百姓拍”(城市管理应用)等近百个基于政府数据的应用纷纷上线。这类由企业开发的信息服务产品,既能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又能促进数据综合利用。
去年11月,交通运输部与百度地图合作建设的综合交通出行大数据开放云平台“出行云”上线,汇集、整合全国各省市交通出行相关数据,对全社会开放。登录网站主页,可看到“地面公交”“出租汽车”“轨道交通”“班线客运”等9个基础类、3个专题类共100余项数据。查看详情,最新一栏是今年3月6日更新的“南方航空公司航班计划信息”,已有上万浏览量。
“目前,不同部门的数据还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什么样的数据需要公开、如何规范数据标准、数据的公开和保密如何平衡以及信息安全防护等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明确。”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吕艳滨认为。
全平台融合服务初现
评估结果显示,卫生计生委、安徽省、青岛市、仪征市等80余家单位以政府网站为主平台,充分利用政务微博、微信、移动终端等新媒体渠道,开展重大政策、决策的宣传解读和热点回应。
青岛市、武汉市、鹰潭市、铜陵市等40余个地方已探索开展第三方合作。比如,青岛市政府网站对接微信“城市服务”,在移动终端集中为市民提供包括社保查询、公积金查询、实时公交线路等便民服务,已累计有超过80项便民服务事项在微信、支付宝、青岛新闻网等第三方社会互联网平台上线,为市民提供多元便捷入口。
“如果只是在政府网站公开文件和其他动态类信息,老百姓未必爱看,也未必看得明白,看明白了也未必知晓如何使用,信息公开再多也和老百姓黏合度不高”,吕艳滨表示,各类新媒体渠道和第三方平台为移动政务提供了多样化的途径,与网站结合产生更大的传播性和关注度,实现政务服务的随时随地获取和精确及时推送。
以往舟车劳顿事,如今一个APP全搞定。去年初,由武汉市互联网信息办与汉口银行合作开发的“云端武汉·市民”应用项目启用,集合“互联网+政务、民生、金融”于一体。市民通过一个APP、一站式入口、一分钟注册,就能获取130项线上服务。随后,该应用还推出电子身份卡、征信等功能,并引入人脸识别技术,获得广泛好评。
评估显示,目前网上政务的实用性亟待加强。“探索一体化的服务模式、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是未来政府网站建设发展的大方向。”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主任助理周亮表示。(记者吴姗)
转载:《中国政府网》(2017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