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荒滩绽出绿色希望—长安区南村镇治沙植绿工作巡礼

02.07.2014  10:21

本报首席记者 靳晓磊

在长安区南村镇的滹沱河两岸,可以看到成片的桃林、竹柳林,还有遍地生机盎然的七彩山药秧苗,处处有绿,碧野风清,要不是脚下松软的沙土地,很难让人发觉这里地处河滩,更不会想到这里曾经的满目荒凉、风沙漫天。

近年来,长安区南村镇引导滹沱河沿岸村庄百姓不断与风沙抗争,在河两岸通过治沙、植绿、发展现代农业,将自然条件极度恶劣的荒滩,建成了绿树成林、瓜果飘香的聚宝盆,不仅为群众带来了经济效益,更成为我市改善大气环境的绿色长廊。

数千亩竹柳林

郁郁葱葱

6月25日,偶尔坠落的阵阵雨丝,给炎热的天气带来一丝清凉。

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我们来到了南村镇东塔口村村北的滹沱河北岸。这里,曾经是一片荒凉的河滩地,而今,已变成了长安区煦塔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竹柳种植基地。沿途,虽然已基本处于滹沱河的河滩范围,但目光所及,几乎看不到印象中满目黄沙的模样。沿着狭窄的道路,车子时而穿过绿荫覆盖的杨树林,时而经过低矮的桃林;两旁的田地里,青翠的玉米苗旺盛地生长着。

到了!”随着煦塔合作社负责人吴增杰的提醒,车子停在一片竹柳林边。两三米高的竹柳郁郁葱葱,一棵棵密密麻麻地紧密种植着,成排连片,形成一道高大、厚实的绿色屏障,压住了黄沙、挡住了飞尘。

我们是从2012年12月开始种竹柳的。”吴增杰说,为了治理荒滩,他们聘请专家,并结合本地的气候、环境特点多次研究、试验,最终选择了适应性强的竹柳,作为绿化环境、抗击风沙的利器。

吴增杰告诉记者,目前,他们的竹柳种植面积已发展到6000多亩,包括苗林、绿化林和成材林。“一两年的竹柳可以当苗木,两三年的可以制板材,四五年时就可以造纸了,经济效益很不错。”吴增杰笑称竹柳是合作社的“绿色银行”。

与吴增杰相似,该镇侯帐村的秦立华,从2009年到现在,种杨树、栽桑树,让千亩黄沙重披新绿。还有吴异菲,历经近十年的努力,让从前的黄沙遍地,变成了现在生机勃勃的颐菲庄园。

一条有效的“治沙之路

与我市大多数乡镇相比,位于长安区东北部的南村镇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其不同之处在于,除了耕地外,这个镇还拥有1.5万亩分布在滹沱河两岸的沙滩地。

多年来,由于受利益驱动,一些人将眼光瞄向“挖沙致富”,还有个别不法分子,将沿河两岸当成了建筑垃圾的倾倒点。屡禁不止的非法采砂,危及到了河道安全,而大量偷倒的建筑垃圾,则严重污染了沿河环境。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的漫漫荒滩,也成了当地乃至省会的扬尘污染源。

上万亩黄沙地,如果治理、利用得好,不仅能压住风沙,还能为当地村民带来收入;反之,其一旦肆虐起来,必将危害无穷。因此,治沙绿化成为南村镇农业发展的重要工作。

在治沙工作中,我们采取治沙与绿化相结合、恢复生态与发展农业相结合。”南村镇党委书记任福顺说,通过治理和严厉打击河道采砂、乱倒垃圾,遏制破坏行为,同时扶持种植户扩大河滩地的规模、开展特色种植。

多年实践表明,单纯为了治沙而治沙,最终大多半途而废,因此必须探索一条治沙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的路子,既注重生态效益,又兼顾经济效益,治沙才能长久,才能收到实效。

按照这一思路,近年来,该镇在采取黄土压沙、植树造林、改良土壤等治沙措施的同时,积极倡导发展绿色农业,相继建成了颐菲农业生态园、煦塔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秦立华种植基地、侯帐桃园、圣农鸵鸟养殖园等一批农业产业项目,并带动了周边部分种植、养殖户。

历经十余年的农业项目,其社会效益也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农业种植所形成的绿色屏障,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效果明显。

好政策保障治沙提速

治沙植绿,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是关键。为给治沙植绿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市、区、镇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筹资修建道路3公里,连接村庄和河滩地,方便治沙工作开展;大力度拆除河滩地上的1.3万平方米非法建筑,并治理非法采砂点5处。

同时,在政策资金方面,对农业产业项目和种植户进行积极扶持,争取到市、区经济林建设7000多亩,并给予相应的配套资金支持;政府相关部门在苗木供应方面,也予以大力支持和帮助。在一项项政策的扶持下,当地涌现出一批治沙和发展农业、林业的先进典型。

在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动下,滹沱河两岸的沿河村庄,群众治沙植绿热情空前高涨,他们主动承包沙滩地、废弃地,种植经济林和生态林。2013年冬季至今年春季,南村镇已累计种植生态林、经济林8000多亩,河滩地整体绿化面积达到80%以上。

万亩荒滩换新颜。如今,滹沱河两岸的沙滩已得到初步治理,沿河农业经济框架基本形成。片片桃林、桑林和竹柳林等生态经济林带,在防风固沙、净化空气作用的同时,也构建起我市东北部防治大气环境污染的生态屏障。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