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当服务员,永远不会老”
开栏的话 行进中国,带你聆听“娘家人”的故事。广大工会干部作为职工的代言人,在全国人民凝心聚力共圆中国梦过程中,热心为广大职工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生动展现了“娘家人”的风采,扮靓了工会工作品牌。他们中涌现出许多一心为“工”的故事,或朴实无华,或温暖人心,或耐人深思,每个“娘家人”的故事,都能折射出当代中国工会的行进脚步。
本版从今天起推出《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娘家人”记事》栏目,陆续刊发本报记者深入一线采写的报道,聚焦基层工会干部熟悉而又可爱的身影,让他们的故事在行进中国中越来越精彩,让工会的好声音也越来越洪亮。敬请读者关注。
沿着丝绸之路古道西出兰州,车行100多公里,开进一座名为武胜驿的古镇,往古镇中心走,就到了武胜驿村。村里有个大忙人,名叫康连胜。他是武胜驿村的党支部书记、村联合工会的主席。
康连胜在他60岁那年当选工会主席。2011年初,兰州市推进“六好乡镇工会”建设,市委组织部和市总工会联合制定了一套“组织网络健全好、党政重视支持好、基本职责履行好、指导帮助基层好、服务职工群众好、围绕中心工作好”的乡镇工会建设标准。
武胜驿镇创建“六好”关键要看武胜驿村,“六好”的标准高,各项工作指标100多条,编了厚厚一本。康连胜抱回资料琢磨了多天,镇党委负责人问他:“你们村能否一步到位成立联合工会?”
“能行!”老康很有底气。2011年11月16日,经过他半年多的走访动员,村里终于召开了首届区域性职工代表大会,辖区60名来自非公企业的职工代表参会。会上完成3件事,一是按照法定程序成立武胜驿村联合工会,二是宣告成立并讨论通过《企业用工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三是村里用工超过10人以上的10家企业签订了工资集体协议。
此后,在他的带领下,武胜驿村联合工会在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困难职工帮扶等方面样样出彩,完成了村级工会的“华丽升级”,成为永登县和兰州市的工会工作典型。 武胜驿镇是河西走廊的“东大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地的手抓羊肉在过往旅客中享有盛誉,村民几乎家家开餐饮。从1996年开始,高速公路绕村而过,停车吃饭的人少了,餐饮急速衰落。
康连胜当上村支书后,鼓励村民转产办企业。他三言两语就能把有闯劲的年轻人领进门,并亲自动手帮着解决具体困难。近几年,在康连胜的帮助下,不少村民或回乡办厂、或投资开发荒山,都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村边路旁,记者看到了一家挨着一家的餐馆,这百余家餐馆的用工情况、工资情况,都被村工会装进了区域性工资协议和集体合同中。几位农民工不幸患上了尘肺病,康连胜奔波数月协助办理了工伤鉴定,依法获得赔偿。一位农民工的子女身患白血病,康连胜第一个登门探望、资助了1000元,随后又动员全村企业和职工共捐款20多万元,将孩子从死神手里拉了回来。
过了冬至,康连胜就整整64岁。他患有严重的腰椎疾病,经常疼得站不得、坐不得,但给职工们办事,一刻也不耽误。在他看来,如今的武胜驿村正从传统农村向着新农村、新城镇转型,工会组织联系广、作用大,“当工会主席,就是给大家当服务员,永远不会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