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理财发行激增 收益“雾里看花”仍是老问题

17.09.2014  11:09

    据最新数据统计,截至2014年8月底,各商业银行发行的结构性产品数量已达1758款,逼近2013年全年发行量。然而,由于结构性理财产品本身投资的标的较多,产品结构较复杂等特点常常让投资者感觉“雾里看花”,加之其超高的预期收益率,投资者认购时更加难以抉择。

    有专家建议,在挑选结构性理财产品时有三个方面需要注意,投资者在选择时需要三思而行。

     1-8月产品数量达1758款

    据普益财富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商业银行发行的结构性产品共计1838款,月均发行量约为153款,而2014年截至8月底,各商业银行发行的结构性产品数量已经达到1758款,不仅逼近2013年全年发行量,而且月均发行量达到约219款,环比增幅高达43.14%。

    从发行主体来看,2014年以来,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结构性产品发行量增长迅猛,1-8月份共发行结构性产品718款,总数直逼外资银行的729款,不但与2013年同期相比增幅达到54.40%,而且超过647款的全年发行量。

    除了股份制银行,其他各类发行主体也不同程度地在结构性产品发行上有所发力,国有银行结构性产品发行量与2013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5倍,达到288款,城市商业银行则基本持平,农村商业银行实现“”的突破,出现了首家发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银行。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结构性理财产品尽管迎来了发售小高峰,但宽松的流动性让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断下行,与其预期最高年化8%甚至10%的收益率形成鲜明对比。记者了解到,以往,这类理财产品就是不达预期收益的“重灾区”。

    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今年结构性产品的发行数量较此前有明显增长,但令人遗憾的是,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有所下滑,平均实际收益并未达到5%。“之前,有部分银行有意隐藏收益表现较差产品到期信息的情况,已被诟病多时。”该业内人士称。

    数据显示,上半年在24家有到期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银行中,仅11家银行披露了部分产品的实际收益率。有分析师认为,目前在非理性的市场环境下,银行为了自保声誉,对实际收益率表现较好的产品公开披露,实际收益率表现较差的产品则不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