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焦点首席经济学家董志勇:尊重地产企业家
中国经济改革30多年。30多年改革波澜壮阔、荡人心怀,但改革目下进入“深水区”,大家多在呼吁“顶层设计”,我却觉得只有“顶层设计”还不够。
30多年改革,我们必须要达成一些共识并在下一步的“深水区”改革中一以贯之,这些共识包括:经济体制必须要放弃计划经济而转向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死路一条;个人权益必须由政府保护转向产权保护;经济发展推动必须由中央集权转向地方竞争;经济运行模式必须由封闭转向开放;公民权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改革没有模型,要因地制宜,但激励先于制度、仍然鼓励“摸石头过河”,全民要有试错的勇气、容错的胸怀,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
当然,所有上述共识中最最重要的,是经济决策的主体必须由政府官员转向企业家,全社会形成企业家是国家最宝贵财富的氛围,认可企业家是社会最值得尊重的精英人群之一。
为什么这么说?不妨从正反两方面来看。
从经济学意义来说,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家至少需要具备四个责任和目标才能被称为“企业家”:给社会创造高的品质,或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给员工谋取福利,给千万个家庭带来福祉改善;通过解决就业和纳税,完成自己的社会责任;通过“唯利是图”追求利润,让企业可持续。
基于此,谁都无法否认企业家才是市场经济的主角,而尊重企业家,就是尊重市场经济。
学术界对于中国经济30多年高速增长的“中国之谜”成因,探讨良多,而在我看来,成就“中国之谜”最根本的动因即在于市场机制激励了中国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牵引作用。商海沉浮让中国企业家的嗅觉更加灵敏,敢于冒险和创新让他们抢到先机,勇于拼搏和勤奋工作使得“任正非们”极具号召力。
然而,相对于西方成熟的企业家精神和伦理,中国企业家精神为何在一定程度上难以为继?中国富豪如何打造出更多受推崇的世界性企业?这其实和我国目前的经济大环境密切相关。
在一些发达经济体,企业家往往受“需求边”(Demand slide)驱动。像在房地产的发展过程中,以前老百姓以为房地产就等于住宅,可随着市场发展,房地产开始分为了住宅与非住宅,而后来又随着经济多元化,公共物业、商贸酒店等越来越多地释放出来。这意味着企业家精神源自消费者的需求和渴望,企业会提出创新方式以满足市场需求。
而在中国内,企业家精神很多时候更多受驱于“供给边”(Supply slide)。中国的房地产巿场源自政府提供的各种拉动特定行业增长的激励保障以及政策约束。
所以笔者也曾多次呼吁,调控房价应标本兼治,长短结合,慎用“有形之手”。政府对经济过多干预可能有较多的负面作用,压抑了市场功能,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不能简单地用行政手段,为打压房价而因噎废食或矫枉过正。
如为改善土地供给结构,国家曾出台土地供应“限比重、限套型、限房价”的干预供给政策,给市场留下了很多隐患。而轻易改变征收房地产营业税政策,也造成过多地干预房地产正常二级市场及正常投资性购房需求。
"善之心,恶之果"!这些不适当的干预加上政府政策摇摆产生的不稳定预期,就会造成国内企业家精神的衰落。再加上政策失误导致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空心化”,大量资本逃离实体,还有一些到银行投资贷款而进入虚拟经济领域。所以,改变企业家精神衰退最重要的一点是引导资本回归实业,振兴实业。
特别值得探讨的是,在上述长期的政策、环境累计下,即便是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支柱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不理性的言论也比比皆是。房地产商作为一个本应同样受尊重的企业家群体,总是因房价的猛涨备受诟病:被指责掘取“暴利”、通过抬高房价搜刮民财之外,房地产商甚至被认为寻租干涉国家政策。
正是在这样一个有失公正的软环境下,很多房地产企业家个人内在激励不足,企业家精神衰落甚至丧失。一些房地产老板积累了巨额财富后,不再冒险和创新,变得日趋保守,而且发现机会的能力也在退化,有的企业家甚至因为过于成功变得更加自负,对于识别风险的能力降低产生不谨慎,这往往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危机。而诸如王石所称万科不赚25%以上利润项目的理性言论反而被淹没,一批又一批不懂行的外来资金蜂涌进房地产业“淘金”。
基于此,中国要重视企业家精神逐渐衰落的问题,不能让企业家精神懈怠下来。我认为,要改变企业家精神衰退的局面,首先要改善市场环境,建立有利于企业诞生、成长的制度激励机制,其次企业家个人要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模式,时刻自我激励以永葆自强不息的企业家精神。
像我们常说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而任何改变都势必是对既得利益的重新划分,进行改革,势必需要大担当和大智慧。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中国包括房地产企业家在内的所有企业家群体,都更应该发挥顽强进取、应变开创的精神,既有小岗村村民立下生死状的勇气,也有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智慧,探索、创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路径,使我们继续走在经济发展的潮头浪尖。
董志勇:北京大学教务部部长、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精算发展研究中心主任,2014年6月受聘为搜狐焦点首席经济学家。其主要研究方向为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行为金融学、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问题。
先后获中国人民大学应用数学学士(BSc.)、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Mphil.)、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PhD.)。
独家声明:搜狐焦点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56603432。
声明:此文系搜狐焦点网独家原创稿件或者独家披露信息,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转贴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请与搜狐焦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