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甸6.5级地震]记者手记:灾区的轻重缓急

13.08.2014  22:34

  10月12日,是我进灾区的第8天。

  8天来,我亲耳听到了、网上也看到了一些指责和感叹。我不否认,现在,是有受灾群众还住在简易棚、没有换洗的衣服,领到手的救灾物资也许就是一袋米、一桶油。有的村庄,也许至今都还没有帮助清理废墟的外援力量。但是,这一切都是在变化之中,也许,记者上午看到的是这样的场景,但到了下午,救灾物资和救援力量也许就到了。

  救援现场的场景,是在动态变化的。救灾工作,也是有轻重缓急的。

  5日,我进灾区。下午3点多,在昭巧路上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相对安全点的地方停下来吃饭时,一位受灾群众找到我说,她家的房子在山上,受损的很严重,都不敢进去住了,要我们采访一下。我问她家里有没有人遇难、有没有人受伤,她说没有。我委婉地告诉她,我们要去有伤者、有遇难者、甚至是还有人被埋在倒塌的房屋下没有被救出来的地方去,她的受损房屋,过几天会有专家来看的。

  我们的新闻报道有重点,灾区的救援工作也是有轻重缓急的。没进过灾区现场的人,是不会理解在黄金救援72小时里,我们的专业救援力量是怎样调配,我们的救援人员是怎样拼命争分夺秒的。

  在采访过几次抗震救灾指挥部全体会议后,我知道了地震发生后,以解放军、武警官兵和专业救援队为主力的救援力量,迅速以建制为单位、按照地方提供的村庄地址,分片包干搜救。在一线的救援队伍,是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的。他们到了一个村庄,先询问哪里还有被掩埋的人,把废墟里还活着的人挖出来、把需要专业治疗的伤者送出去后,就马上向第二个点进发。

  “精准救灾”是我在采访中高频率听到的的一个词。在地震发生的头7天,指挥部每天要开2个会:早上的会,各组负责人汇报今天工作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有什么困难需要协调解决;晚上的会汇报部署的工作完成的怎么样、提醒要加强什么、确保什么。指挥长现场拍板:这件事,那个部门负责、那些部门协调、怎么完成、什么时间完成。救灾工作,是不分昼夜进行的。

  6日下午,我在龙头山镇一个废墟上,目击了一位遇难者被挖出来的全过程。

  在现场,挖掘的主力是武警云南总队第二支队的官兵,也有2名“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队员杨阳告诉我,这片废墟是他们第一负责搜寻的,这家父子俩被埋在下面。当发现这里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后,他们的救援队马上向山里进发,他留下来是为了把他们掌握的信息准确地传递给后续队伍。杨阳说:“在山那边,我的队友刚刚又救出了一名幸存者。

  在现场,有一台云南建工集团的挖掘机,我爬上挖掘机采访。杨海林、杜兴昆、马兵正3个小伙子原本在水麻公路建设工地施工,地震发生后接到公司的通知马上出发,6点多就到了这里,每天也就睡二三个小时。他们是5日下午赶到这里增援的。

  在现场,我看到武警战士们,不停地用白酒浸湿口罩,然后俯下身,用手一点点地清除遇难者身上石块,并用干净的被子裹好遗体,守护好遇难者的最后尊严。一名防化兵,一次又一次地下到坍塌体底部,喷雾消毒。

  在现场,大约10分钟左右就有一架直升机从头顶飞过。我们的驾驶员王立,用手机清晰地录下了直升飞机接走伤员、运送物资的视频。我也曾在指挥部听到过部队首长这样承诺:“飞哪里、运什么,请地方拉出个清单来,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灾难降临后,抢救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这个大家都理解。救援物资运送,也是有轻重缓急的。

  我听民政部副部长姜立多次这样叮嘱地方干部:“受灾群众的生活保障,最最重要的是有饭吃,然后是有固定住处、生病了能得到医治,再逐步到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民政部门在准备空投物资时也是这样的顺序:第一批是水、食品、药品,第二批是牙膏肥皂毛巾、衣服、被子等生活用品。

  所以,方便面、水、大米、食用油,这些看似平凡但却是保命的东西,是我们记者在灾区最容易见到的东西。这次地震波及的地方大都是山区,被损毁的公路有434条、1828公里,到11日通往受灾乡镇的公路才全部打通,前期大量的救灾物资,是靠人力背上去的。这里山高谷深,气候阴晴多变,行走在山路上的不容易,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8日上午,我在指挥部采访,不断有战士累昏在救援现场的消息不断传来。中午,我跟随副省长尹建业到消防战地医院救护站看望慰问这些战士,他们都是连续两三天没有休息过,双眼红红的,稚嫩的脸写满疲惫。匆忙中只记下了4个战士的名字:何孟超、梁吉恒、常帅、徐伟星,不记得他们是哪个部队的,只记得他们打满水泡的脚、身上被蚊虫叮咬后凸起的数不清的红包……

  “搜救全覆盖、救灾物资发放全覆盖”,8天来,这两个词听到过n次。“重复就是重点,啰嗦就是强调。” 省长李纪恒说,目的就是不留死角、不留盲点。

  我们的报道,也想对受灾村寨做到全覆盖,但是不可能。到地震灾区采访的700多名中外记者,有多少徒步走了那些边远的受灾村寨,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没有勇气、也没有体力走进去。

  记者 谭晶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