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确保全市困难群众同步小康

16.02.2016  10:07
2018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贫困村将全部出列   和合承德网讯 (记者李敏)在平泉县黄土梁子镇梁后村,一排排光伏发电板在道路东侧整齐地列队,发电板下扣着黑色的大棚,农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制作菌棒,为今年春天生产做准备。这只是平泉黄土梁子镇食用菌扶贫园区的一角。据统计,2015年,全市共有15.08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未来五年,我市将在精准发力上下功夫,切实做到“六个精准”,变“大水漫灌”为实施定向“喷灌”、定点“滴灌”,使扶贫工作更聚焦、更有效,确保2018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   2015年,我市产业扶贫呈现出新特色。注重扶持园区,引导农民入驻。全市扶持了20个扶贫产业园区典型项目,覆盖了32个贫困村,带动3820户贫困户稳定脱贫。注重利益联结到户,促进农民增收。8个县安排试点资金1617万元,带动3728户贫困家庭稳定脱贫。注重培育新业态,鼓励农民参与。扶贫投入实现了新突破,全年实现扶贫投入达到31.88亿元。金融扶贫探索了新路径。完善了金融扶贫新机制,探索了金融扶贫新举措。开放扶贫取得了新进展。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多次到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中国扶贫基金会、国投创益公司等单位进行项目跑办,多渠道建立与北京有关企业和单位的沟通联系,争取支持。社会帮扶实现了全覆盖。   未来五年,我市把精准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最大限度地整合好、运用好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变“大水漫灌”为实施定向“喷灌”、定点“滴灌”。扶贫对象精准。坚持“五步工作法”,做好建档立卡工作;重点做好收入核算,一家一户核定,一项一项列出来,算准确;做到“五看、五不录、六优先”。“五看”,即看住房、看大件、看劳力、看教育、看健康;“五不录”就是有机动车的不录、有新建房屋的不录、有城镇商品房的不录、有公职人员的不录、有较大实体产业的不录;“六优先”,就是有重病人的优先、有重度残疾的优先、有在校学生的优先、无壮劳力的优先、住危房的优先、重灾户优先。   项目安排精准。项目谋划贴近实际,真正把贫困乡村迫切需要的项目、把贫困群众热切期盼的项目,尽可能列入扶贫计划。项目摆布集中连片,在贫困乡村相对集中的地区,连片布局适合当地实际的脱贫主导产业。项目安排到人到户,为每一个贫困户找到至少一条增收致富的渠道。   资金使用精准。资金投向必须符合政策。坚持专款专用、避免随意使用、严禁挪作他用,只能用于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资金注入必须到项目、到合作社。资金管理必须严格。防止假借合作名义套取项目资金,杜绝违法违纪行为。   措施到户精准。按照贫困村的不同类型、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科学制定村级扶贫开发方案,提高扶贫措施的精准性。既要注重整村开发,又要突出对贫困户的点对点帮扶,切实做到“每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并精准到人”。   因村派人精准。按照实际需要,实行“党政部门包难村、组织政法部门包乱村、经济部门包穷村、技术部门包专业村”,选派德才兼备、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优秀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群众不脱贫,干部不离村。在派人上做到“五个到户到人”,即结对帮扶干部到户到人、产业发展扶贫到户到人、教育培训安排到户到人、农村危房改造到户到人、扶贫生态移民到户到人。   脱贫成效精准。严格“脱贫摘帽”标准,按照退出标准,逐户销号,确保“脱贫不含水分、小康不含水分”。科学评估脱贫成效,杜绝“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现象。强调正向激励,达到脱贫标准的就要如实申报,既不瞒报、又不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