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 四川彝区要拔掉“穷根”

30.07.2015  09:58

    四川省既有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也有山大沟深“蜀道难”的贫困山区,在青藏高原边缘、大小凉山、秦巴山和乌蒙山等地,还有490多万贫困人口亟待脱贫。这些地方可以说各有各的难处,也各有各的潜力,大而化之一刀切的扶贫难以奏效。各级政府按照精准扶贫思路,正在量体裁衣地为当地开辟脱贫道路。

    这几天,阿尔尔铁和他的双胞胎儿子忙着采摘花椒果。

    阿尔尔铁所在的铁口村座落是大凉山深处的一个彝族贫困村,人均年收入不到两千元。2013年,县里按照凉山州“一村一品”的扶贫发展思路,经过调研考察,针对铁口村海拔高、山地坡度大、日照充足的特点,把脱贫方向定在发展花椒特色农业上,并对村里的贫困户进行补贴。

    经过三年种植,今年阿尔尔铁家的花椒终于有了收成,而公路也在今年初修到了铁口村。现在每天下午六点半,花椒收购商都会来到村口交易。

    在集市上,阿尔尔铁的50多斤花椒卖了600多块钱,他预计今年一共会有三万多元的收入。阿尔尔铁想用这笔钱把今年小学毕业的两个儿子,送到西昌去读书。

    发展适合当地的特色农业使彝族山村摆脱贫困。同样,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让甘孜的藏区群众也走上了致富路。

    泽仁家所在的香格宗村位于甘孜州南部雅江县的高山峡谷中,是318国道川藏线的必经之路,这几年,随着旅游热的升温,当地将扶贫项目确定在发展旅游上。

    泽仁的客栈就是最早发展起来的乡村驿站之一。

    除了技术支持,去年按照精准扶贫的思路,雅江县整合全县助农资金,将旅游沿线的旧房改造纳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工程,泽仁家获得了五万元,扩建、改造了客栈,日接待能力也从60人增加到100多人。

    发展旅游改善了泽仁一家的生活,去年,泽仁还和家人体验了一次出国游。

    现在,雅江县的乡村驿站已经从2013年的32家增加到109家,旅游从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人均年收入也从2011年的2652元,提高到2014年的6240元。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改造。

    在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扶贫后,我国目前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他们之所以脱贫难,是因为生存环境特殊、贫困原因复杂。中央提出精准扶贫,就是要求精细设计接地气、服水土、顺人心的扶贫方案,在每一个执行环节上都责任到人、力求实效,真正给不同困境的人群找到不同的脱困办法。我们的全面小康不允许存在任何短板,在中央确定的时间节点内补上集中连片扶贫这个短板,既是谋事要实的要求,也是民生至上的答卷。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