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答卷】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04.09.2017  07:31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五年来,全省平均每年减贫100万人左右,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底的9.84%下降到2016年底的3.89%。

把深度贫困地区作为重中之重,集中力量啃硬骨头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把深度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省委、省政府出台方案,确定对坝上地区的康保、沽源、尚义、张北、丰宁、围场及深山区的阳原、阜平、涞源、隆化等10个深度贫困县和206个深度贫困村进行集中攻坚。

对10个深度贫困县实行“五包一”帮扶。每县明确一名省领导联系指导,安排一个省直厅局、一个经济强县(市、区)、一家省属大型企业、一家金融机构共同帮扶。

对206个深度贫困村实行“三包一”帮扶。每村由一名省直部门厅级干部联系,一支省直驻村工作组、一家市域内实力较强的民营企业进行帮扶,增强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对10个县的其他贫困村,统筹整合相关资源,加大帮扶力度。

对贫困户实行“一包一”帮扶。每户安排一名省或市机关干部结对帮扶,找准脱贫路径,实施精准帮扶,及时解决脱贫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我省确定,到2019年底,3个深度贫困县实现摘帽,206个深度贫困村全部出列。到2020年底,剩余的7个深度贫困县实现摘帽,40.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以上,贫困村的水、电、路、讯、房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10个县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确保扶到点上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实效。

解决好“扶持谁”问题——

明确五看、五不录、六优先贫困识别方法。即看住房,看大件,看劳力,看产业,看负担;有机动车的不录,有新建住房的不录,有城镇商品房的不录,有公职人员的不录,有较大实体产业的不录;有重病人的优先,有重度残疾的优先,有在校学生的优先,无壮劳力的优先,住危房的优先,重灾户优先。

扎实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建立起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到2016年底,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183.4万人。

解决好“谁来扶”问题——

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实行省委书记、省长“双组长”制,建立五级书记一起抓、党政一把手负总责、部门分工负责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省市县乡村层层签订责任书,省级领导每人帮扶一个贫困县、联系帮扶一个贫困村。选派优秀干部驻村帮扶,2万余名驻村干部,去年起奔赴全省最贫困的7366个贫困村……

解决好“怎么扶”问题——

用绣花功夫统筹推进“五个一批”工程。我省把发展生产扶贫作为主攻方向,把易地搬迁扶贫作为重要补充,把生态补偿扶贫作为双赢之策,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把社会保障兜底扶贫作为基本防线。

经过努力,全省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呈现出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农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和财政扶贫资金持续增长的鲜明特点。

把提高质量和水平作为关键,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我省把提高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水平作为关键,围绕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以领导工作实、任务责任实、资金保障实、督查验收实,保证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

做好顶层设计,搞好科学规划,让扶贫工作更务实——

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脱贫攻坚举措,制定考核办法、搬迁规划、退出机制。对全省31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分别作出具体安排,并落实到各县各乡各村各户。

提高扶贫工作考核权重,严格跟踪考核,让脱贫过程更扎实——

我省制定出台贫困县、设区市、省直单位及驻村工作队四个层面的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办法,提高了精准扶贫的考核权重。对9个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设区市、62个贫困县党委和政府的2016年度扶贫工作成效考核已经完成,对省直单位、驻村工作队的考核工作也将全面启动。

填补立法空白,推动第三方评估常态化开展,让脱贫结果更真实——

出台《河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填补了我省农村扶贫开发立法的空白。条例明确规定,降低贫困退出标准或者弄虚作假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脱贫攻坚,越到后来难度越大,到2020年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艰巨。但只要我们以“但愿苍生俱饱暖”的情怀踏踏实实为民造福,以愚公移山之志苦干实干,就能够交上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记者 马彦铭)

点击进入【砥砺奋进的五年】专题

责任编辑:张永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