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稳增长等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的方法

15.10.2015  10:33

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要求,自2014年8月起,审计署组织全国审计机关,持续开展对稳增长等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这项工作赋予国 家审计新的使命,是审计发挥国家治理基石和重要保障作用的具体体现。笔者结合一年来对市本级和县市区跟踪审计工作情况,对跟踪审计的方式方法进行了一些探 讨,以期对跟踪审计实践予以理论指导有所裨益。

一是立足实践需要,创新组织方式。 开 展跟踪审计要立足实践需要,坚持创新驱动,与时俱进创新组织方式,着力坚持“四个推行”,一是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政府及其部门推行“上审下”;二是在同级 审计机关之间推行“异地交叉审计”;三是在同级审计机关内部推行“横向贯通”的组织管理模式,可以按照跟踪审计内容和工作重点,打破科室界限,优化审计结 构,灵活调配、高效运用审计人力资源;四是在市县两级审计机关之间推行“上下联动”的组织管理模式,力求做到点面结合,审深审透审准,从中发现深层次问 题,着力深挖产生问题的症结。

二是突出审计重点,创新审计理论。 审 计机关要加强对稳增长等政策措施的学习,深入研究政策背景,深刻领会政策意图,及时掌握政策要求,吃透政策、把握重点,紧紧围绕重大建设项目、财政资金统 筹、重点政策贯彻落实、简政放权、促进防范经济领域风险隐患等五项重点内容,切实做到政策研究与审计实践相结合,既要把握总体、揭示问题,切实反映本地区 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又要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时提出具体可行的审计意见和建议,摸索出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反映新情况、新问题。要 深入研究规律问题,抓好成果转化运用,提高审计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建设性,着力使跟踪审计紧贴大局,促进深化改革和完善制度。

三是建好信息平台,创新技术方法。 跟 踪审计是一项挑战性、创新性很强的工作,技术方法与常规审计有很大区别,审计机关要建立跟踪审计情况数据库,完善审计对象资料库,依托AO系统,以在线审 计实时监控为数据平台,探索使用大数据开展跟踪审计工作,归纳以往相关实践经验,总结出跟踪审计常用审查和评价方法,运用比较分析、统计分析、本量利分析 等定量分析方法,力求对多项或单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深度审计时,促使效率提高,分析透彻,建议可行,切实发挥“信息平台”在跟踪审计工作的“参谋部” 作用,确保跟踪审计稳步推进。

四是坚持以审计目标和重点为统领,做到多专业多项目结合。 围 绕中心、服务大局,把稳增长、促发展作为当前审计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把跟踪审计的要求贯穿到各项审计中,有效整合各专业审计项目,力求做到多专业、多项 目结合,科学做好多种审计类型有机结合的文章,积极探索“1+N”、“内外结合”等新型方式方法,注重与预算执行审计、重点投资项目审计、经济责任审计、 绩效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相结合,节约审计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对专业性强的领域,争取地方领导支持,抽调部门专家或聘请中介机构专业人员参与,为高质量地 开展跟踪审计提供指导和参考。

五是发挥审计组主动性,结合实际提升能力。 统 筹审计人力资源调配,充分调动各审计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把握各县市区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阶段的侧重点,灵活掌握审计时机,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 动态审计,力求做到统一性与差异性结合,使审计计划、项目、方案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科学精神。根据政策措施落实涉及面广、线长、点多和对原有利益进行调整 再分配的特点,灵活运用各种审计方法,不仅用到传统的审阅账表、检查资料、审查资金的方法,还要运用管理学、政策科学等领域的方法,通过随机访谈、问卷调 查、受理群众投诉举报等形式发现有关问题,拓宽审计思路,在把握总体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和重点筛选,每月确定3至5个审计重点,抽查数量占比符合标 准,确保跟踪审计更加切合各地实际,确保跟踪审计结果具备应有的代表性,确保重大政策措施落地生根造福群众。(张伯文)